孟副旅長看了眼周營長,“這就是關鍵點,這次會議傳達的精神是,如何避免各級主官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管其他的事?!?br/> 相比于以前,后方保障力量是由多個部門臨時“捏”到一起的,雖然他們都隸屬于后方指揮所管轄,可在實際保障過程中,各種保障力量都配屬到各個梯隊。
有的甚至直接歸各個梯隊指揮了。
這樣一來,不是他搶救搶修范圍內的活,他當然就不干了。
這就意味著,如果戰(zhàn)場出現多個救援點,就很容易出現自顧不暇的情況,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唯一因素就是,各個模塊銜接不夠徹底。
我覺得用自動步槍來打個比喻,可能會讓你們更明白一些。
現在的自動步槍都講究模塊化,光學瞄準鏡是一個模塊,垂直握把是一個模塊,夜視瞄準鏡是一個模塊,戰(zhàn)術手電是一個模塊,紅外瞄準器是一個模塊,榴彈發(fā)射器是一個模塊。
那么怎么去組裝這些模塊,才能發(fā)揮出最佳的效果呢。
如果在平原上,無疑是用光學瞄準鏡加垂直握把最適合,光學瞄準鏡可以看清楚很遠的目標,而垂直握把可以很好的控制遠射時的后坐力。
而到了晚上作戰(zhàn),夜視瞄準鏡算是一個,戰(zhàn)術手電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光學瞄準鏡這種不適合在晚上作戰(zhàn)的,是不是就顯得很雞肋了,那完全可以不裝。
如果是在巷戰(zhàn)的話,激光瞄準器就很重要了,有了激光瞄準器就可以進行腰射,甚至榴彈發(fā)射器也可以起到很大的用處,他可比手雷實用多了,起碼不用擔心撞到墻壁會反彈。
而這些模塊,只有搭配到了一個最適合的位置,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
那么,勤務保障營的各個模塊相互搭配起來很容易,但你們戰(zhàn)斗部隊的模塊搭配起來容易嗎?
可以很不客氣的說,你們戰(zhàn)斗部隊的后勤沒有經歷過模塊化的訓練,成績是慘不忍睹的。
所以上級決定,要從各個營中,抽取一些后勤部隊,到勤務保障營專門學習這個模塊化的訓練。
營長這下是明白了,原來是要去培訓,“那具體派哪些部隊去,上級有沒有要求,還是我們隨便指派一些部隊?”
孟副旅長看了看文件,“你們c營要派出炊事分隊,工兵分隊和通訊分隊,具體安排哪些人去,你們自己安排吧,反正我是要看到這些分隊才行?!?br/> 營長一提到炊事分隊,腦殼頓時痛了起來,炊事分隊不像是其他分隊,在平常訓練中,工兵分隊和通訊分隊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因為并不需要他們時時刻刻探勘地形維修道路。
也不用通訊分隊時刻架設網絡,進行空中偵察。
但炊事分隊不一樣啊,不管有沒有訓練,他們都需要做飯啊,如果派出一半的人走,那營里的做飯情況肯定會出問題。
孟副旅長看著周營長咬著嘴唇,問道:“怎么?有困難?”
周營長點點頭:“炊事分隊能不能不去參加啊,廚房的陳班長前些天還跟我抱怨過人手不足的事情,這要是一下抽調走至少一半的人,我怕廚房運轉不開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