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那激昂鏗鏘而又悲憤填膺的聲音在大殿回蕩,如同寺院的晨鐘暮鼓沖擊著殿中文武大臣的心靈,令眾臣不由紛紛垂下頭顱,盡露愧懼之色。
“水能載舟,亦能復(fù)舟。自古得民心者能天下啊!我大順王朝若想一統(tǒng)天下,諸位愛卿若想封候拜相,蔭庇子孫,永享富貴,此刻更應(yīng)愛民如子,得取天下人心。怎可道行逆施,為禍蒼生,自毀大業(yè)?”
李自成的這一番極富煸情話語尤如醍醐灌頂,從頭到腳將殿中文武大臣澆了個透心涼。
其實天下蒼生過得好不好,這幫大老粗是不會在意的,他們在意的是李自成所說的封候拜相,蔭庇子孫,永享富貴!這些才是他們最關(guān)心的事情。
但如果他們想要得到這些,就必須保住大順這棵大樹不倒,他們才能在這棵大樹底下好乘涼。
這般文武大臣大多都是農(nóng)民出身的大老粗,當(dāng)初跟著造反只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哪里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追求。一旦攻入京師這種繁華之地,到處的肥羊任其割宰,哪里還克制得住心中的欲望,自然是肆無忌憚的搜刮搶奪,供其盡享富貴。
縱觀歷史上農(nóng)民起義,開始時為了生存而拚殺,一路基本都是勢如破竹,迅速成長壯大。可一旦有了一點成果,便都沉迷榮華富貴的享受之中,再也沒有當(dāng)初的進取之心。
甚至內(nèi)部為了爭權(quán)奪利而分崩離析,相互算計互相殘殺,而統(tǒng)治階級正是利用這個喘息的機會,乘虛反撲平定造反義軍。
李自成雖然在軍事和政治上強過其他義軍首領(lǐng),可是他還沒達到高瞻遠矚的卓越政治眼光,因此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雖然他進入北京城之后發(fā)布了不許擾民公告,可他又同樣暗示手下那幫文武大臣去適當(dāng)敲詐一些京師的土豪大紳,充作軍餉犒勞三軍將士。
畢竟,打仗是要花錢的,大家跟著你拚了老命好不容易攻下京師,你總得表示表示吧?總不能讓大家守著一座金山卻還吃糠咽菜吧?
可總不能去搜刮老百姓,所以自然要敲榨點土豪財產(chǎn)。
坦白的說,這并不算過份。自古以來,有哪支軍隊攻下城池之后不撈點油水?不燒殺搶掠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更有甚者直接屠城。
可問題是,剛開始那般大老粗還算聽話,不折不扣的去執(zhí)行李自成的敲詐土豪適當(dāng)?shù)慕疸y以充軍餉,但后來這幫大老粗一看,喲!這油水好榨啊!那還講什么客氣,再榨狠點唄!
于是,以劉宗敏為首的將領(lǐng)百官開始加大敲榨力度,最后直接演變成嚴刑拷打,逼迫交出所藏所有金銀,把京師的明朝舊臣土豪大紳全都打入大牢,榨得滴血不剩!
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當(dāng)官的帶頭這么干了,手底下的那幫士兵自然就跟著效仿。當(dāng)官的敲榨土豪大紳,士兵們強搶平民百姓,搞得北京城烏煙瘴氣,百姓叫苦連天!
坐在皇宮的李自成此刻還沉浸在重新登基的美夢中,哪里還會去管外面的事情,縱然知道一二,也是看在他們都是開國功臣的份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