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親信拱手答道:“回大人,欽差大人率領(lǐng)大軍就在我身后不遠處,再過個把時辰應(yīng)該就能到了。”
杜立大喜,說道:“如此甚好,那就麻煩小兄弟隨我一道在此處一起等待欽差大人駕到吧。”
一個時辰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杜立遠遠地就看見遠處黑壓壓的一片正緩緩逼近,不久,就看見欽差大人騎著駿馬到了城門之下。
“開城門?!?br/>
杜立揮手下令,城門緩緩打開,欽差大人帶著幾十人馬緩緩踏進潁州城門,其余軍隊皆在城外等候。杜立走過去以潁州州尹的身份見過欽差大人,寒暄一番之后,便帶著欽差大人往州尹府中而去。
城中老百姓看見緊閉了這么多天的城門終于打開,齊齊歡呼。杜立見狀心中一喜,心想:“欽差大人看見城中百姓歡呼的模樣,肯定以為百姓們在為他的到來而歡呼,想必一定會在欽差大人心中留下個好印象?!?br/>
杜立偷眼看向察罕帖木兒,卻只見到欽差大人一臉嚴肅,沒有絲毫因百姓歡呼而雀躍的神情,不禁心中有點小失望。
到了州尹府,杜立沒有向欽差大人稟告因朱重八而關(guān)了這么多天城門還一無所獲的事情,而只是簡單的說了句趙州的求援信沒有到他手里,他不敢發(fā)兵。
察罕帖木兒聞言大怒,訓道:“胡鬧,趙州之亂迫在眉睫,你卻因為一句怕被朝廷怪罪就如此貽誤戰(zhàn)機。特事特辦,這么簡單的道理你不懂嗎?”
杜立連連點頭,維諾稱是,可心中卻已經(jīng)開始編排這位欽差大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了。特事特辦他當然懂,可是事后要是被朝中某個看他不爽的大臣抓住這個小辮子告他意圖謀逆,他可就真的是百口莫辯了。
察罕帖木兒一介武將,自然沒有他這么多的小心思,一心只想著貽誤戰(zhàn)機的嚴重后果,越想越怒,不停地在罵著杜立這位州尹大人失職。
杜立不敢還嘴,只能肅立一旁安靜地聽著。
察罕帖木兒罵累了,終于停下了嘴。杜立見機表態(tài)說:“如今既然欽差大人帶著圣旨來了,那我潁州城義不容辭擔負著援救職責,我愿親自帶軍前往趙州?!?br/>
察罕帖木兒皺眉思索,然后搖搖頭說道:“你不用去了,本將軍率著五萬龍虎軍,既然本將軍來了,解趙州之圍綽綽有余,你要好好守著潁州城。趙州起了叛亂,難說潁州也不會有叛黨想要借機起事?!?br/>
杜立當然很滿意這個安排,誰沒事愿意放棄安逸的生活帶軍去打仗。
可此時察罕帖木兒又說道:“我這次在你潁州落腳是為了補充軍餉,此去趙州若是能勢如破竹自然很好,若是不能,那便少不了要餉糧支撐?!?br/>
杜立面色又不太好看了起來,支支吾吾的不愿接話。
察罕帖木兒白了他一眼,說道:“不會白要你潁州的錢,我向朝廷要的軍餉已經(jīng)在路上了,這筆軍餉一到,馬上還給你行了吧?!?br/>
杜立聽見這話,一咬牙一頓腳說道:“既然將軍都這么說了,我杜立也就不矯情了。請將軍安心上路,軍餉我會派人隨后跟上?!?br/>
“嗯?!辈旌碧緝狐c頭。
城門這邊這么大動靜,朱重八當然看到了。
欽差大人駕到,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啊。且不說欽差大人有權(quán)命令潁州出兵,就單單看城外候著的這黑壓壓的幾萬大軍,對紅巾軍攻打趙州城也是莫大的威脅。若是紅巾軍還未開始攻城或者已經(jīng)將趙州城攻了下來那還好辦,就怕等這邊大軍趕到的時候,紅巾軍正在和趙州城方面對峙,到時候被內(nèi)外夾擊,剛成型不久的紅巾軍絕對抵擋不住如此高壓。
現(xiàn)在城門已開,因為欽差大人的到來,杜立也沒有必要再在他身上多浪費時間,所以朱重八想要出城倒已經(jīng)不是什么難事。朱重八不敢怠慢,在城中買了一匹駿馬,往趙州方向疾馳而去。
“希望能及時趕到?!?br/>
朱重八快馬加鞭。
黑云壓城城欲摧??粗峭庹R排列的十五萬紅巾軍,烏立罕是真感覺有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
紅巾軍包圍趙州城已經(jīng)三天了,雖然烏立罕知道這個軍隊只是臨時湊起來的,整體素質(zhì)并不如何,但奈何人家占有很大的兵力優(yōu)勢啊。烏立罕不敢出城迎戰(zhàn),只能閉城死守,只盼望潁州那邊或者察罕帖木兒的援軍能夠盡快趕到。
說實話,只要烏立罕堅持不開城門,紅巾軍方面還真不太可能依靠強攻拿下趙州城。首先,紅巾軍方面并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大型的攻城器械,其次,紅巾軍雖說占有人數(shù)優(yōu)勢,但畢竟整體素質(zhì)還不夠強,強行攻城的話,難免會造成不對等的傷亡,此消彼長之下幾個來回,紅巾軍這個人數(shù)優(yōu)勢能不能繼續(xù)保持都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暫時只能這么對峙著。
烏立罕這邊也有極大的難處,畢竟他們這邊是在被圍困,不僅對士氣是個極大的打擊,長此以往,城中的儲備糧食遲早會用盡。如果一直這樣到彈盡糧絕的時候,趙州城,不攻自破。
紅巾軍帥帳之中正在開會,紅巾軍大元帥韓山童坐首座,右手邊的是行軍大將軍劉福通,左手邊的韓林兒并沒有被授予軍職,不過所有人還是習慣性的把他叫做小元帥。其余在座各位,皆是昔日白蓮教趙州分舵的人,被韓山童授予軍職之后統(tǒng)領(lǐng)一方軍馬。
韓山童問:“兩軍對峙多日,沒有絲毫進展。如此下去,拖到敵方援軍帶來,到時候形勢恐怕立馬就會逆轉(zhuǎn)?!?br/>
劉福通深以為然:“元帥說得對,我們必須得想個辦法了?!?br/>
韓林兒卻插話說:“元帥,大將軍。只要我們守下去,敵方被圍困,早晚彈盡糧絕。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啊?!?br/>
劉福通眼含深意地看了眼韓林兒說:“要是敵人援軍趕到呢?我軍腹背受敵,那可不妙啊?!笔謾C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yōu)質(zhì)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