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從出兵一來一路上捷報連連,各級將領像打了雞血一樣沖鋒在前。
蜀軍在后面追,吳軍在前面跑,兩國在這崇山峻嶺之間反復,即便吳軍遭遇了蜀軍,也會選擇伺機撤退。
比如蜀軍這一路主將張南,張南的軍隊在山間迷失了道路,找不著蜀軍在哪了,隊伍里沒有山民,沒有向導,只能在這崇山峻嶺之間四處摸索,走到哪算哪。
眼見攜帶的干糧越來越少,張南是急得頭皮發(fā)麻。
士卒們也漸漸開始無精打采,張南只能自己持刀在前方開路。
只見張南剛剛砍開一條道路,眼前是一片山谷低洼處,扎滿了吳軍營寨,黑壓壓一片吳軍。
張南也有些畏懼了,準備悄悄帶著大家后撤。
哪知道自己踩到了一塊石頭,石頭滾了下去砸在旁邊的山壁上發(fā)出聲響。
巡邏的吳軍聽見了,過來一看。是蜀軍!蜀軍殺過來啦。
吳軍呼喊著向后跑去,營中的吳軍聽見聲音開始躁動起來,不一會吳軍將領就出現(xiàn),帶著吳軍一溜兒煙跑了。
這個準備撤退的張南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攻取了吳軍營寨,寨中很多來不及帶走的東西,包括一些糧草,張南就在營寨中住了下來,然后散出了斥候尋找自己的軍隊。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那要從陸遜的計策說起。
陸遜選擇了果斷地實施戰(zhàn)略退卻,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
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卻,轉入防御,遏制蜀軍的繼續(xù)進兵。
并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zhàn)。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shù)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
陸遜正是看穿了益州地形不適合運輸糧草,知道蜀軍很難。
那陸遜就讓他們更難,留出這數(shù)百里高山峻嶺的戰(zhàn)略縱深,讓蜀軍輜重部隊感受絕望。
而吳軍也同時減少了運輸糧草的壓力,他們可以走水運或者陸運,反正已經沒有山路阻擋在后方和前線之間。
吳軍求援的使者這個時候也抵達了洛陽。
本來孫權要稱臣,東吳的臣子們就很不情愿,更是提議讓孫權向曹丕討一個九州伯的封號。
九州伯是什么,那就是華夏九州的伯主,把九州都封給你孫權了,我大魏跑去塞外吃沙子不成?
孫權是個明白人,段然拒絕了提議,向眾臣解釋,爵位不過是一個名字罷了,我現(xiàn)在是吳侯,不也照樣坐擁三州?
于是孫權就讓使者帶著卑微的姿態(tài),去曹魏稱臣。
吳軍的使者名為趙咨,此番稱臣,東吳文人都不愿意來,唯獨這個趙咨接受了。
曹丕見到了使者趙咨,詢問到。
“吳侯安好?朕聞蜀寇大舉伐吳,捷報連連,若吳侯難以自保,可舉家遷來大魏,朕留了一個府邸在洛陽?!?br/> 趙咨扮做悲傷,對著曹丕訴苦道。
“蜀寇眾而精,約四萬眾殺奔我江陵,吳侯本乃陛下臣子,還望陛下照拂一二,派遣援軍救我東吳?!?br/> 曹丕一聽,樂了,這孫權姿態(tài)這么低,頭一回啊,上次還是合作,這次直接稱臣了,看來真的很艱苦,自己只要作壁上觀,等劉備把孫權給打殘了,自己再出兵把蜀軍滅了,蜀吳兩國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于是曹丕笑著回答道。
“賜封孫權為吳王,牧守東南,朕將親率天兵襄助吳王?!?br/> 趙咨還沒有來得及謝恩,曹丕話鋒一轉,說道。
“聽聞吳王長子孫登,少有英名,聰慧異常,朕甚愛之,汝回江東,將孫登帶來,朕要封賞與他?!?br/> 趙咨一聽,哎呀,這曹丕是想誆我家少主來洛陽做人質啊。
聰明的趙咨并沒有回絕曹丕,而是說道。
“少主仰慕陛下已久,眼下南方局勢動蕩,將少主送來洛陽亦是吳王心中所想,待咨回稟吳王,必去建鄴護送少主前往洛陽?!?br/> 兩個人都心懷鬼胎,曹丕嘴上說出兵,卻不會出兵,只會等到兩敗俱傷或者一方慘敗之時,再出兵坐收漁利。
趙咨嘴上說孫登怎么怎么。仰慕曹丕,等到自己回到武昌稟報孫權之后,一定去后方的建鄴接孫登來洛陽當人質,實際上這件事情孫權根本不可能答應,趙咨也就是隨口胡謅。
雙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吳國知道魏國不會派遣援軍,但是這對于東吳來說就已經足夠了,本來孫權就是為了防范魏國趁火打劫,才遣使去洛陽稱臣,以穩(wěn)住曹丕,在吹噓蜀軍多么厲害,自己根本頂不住,需要支援,造成蜀強吳弱的假象,讓曹丕不敢輕易伐吳,以免造成蜀軍坐享漁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