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賈詡與諸葛亮皆可稱為當世智者,而高手過招,往往決出勝負只在一瞬之間,為了避免叫對手尋到自己的破綻,賈詡和諸葛亮都很謹慎。而相對而言,賈詡現(xiàn)在要比諸葛亮要輕松一些。
處于守勢的賈詡并不需要去操心別處,長安有荀彧坐鎮(zhèn),他只需要守住宛城不失,來日方長,一旦等朝廷騰出手來,那時再與諸葛亮分出勝負也不遲。賈詡老謀深算,勝負對他而言早已不再放在眼中,如今的他說是位極人臣也不過分。賈詡清楚,當今天子是個念舊之人,只要自己守住宛城,就是大功一件,他如今已經(jīng)不需要依靠功勞來加固主公對他的依賴,而且賈詡也擔心自己會面臨功高震主,賞無可賞的局面。
歷代開國君主為何有殺戮元老功臣的習慣,一個原因是那些元老功臣持功自傲,囂張跋扈,自個作死。第二個原因就是那些元龍功臣所立之功太大,朝廷賞無可賞。不賞,寒人心;賞,又無可賞,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你去死吧。
漢初三杰,張良、蕭何、韓信,因為各自選擇的不同,所得到的結果也有所不同。張良深知為臣之道,在劉邦大功告成建立大漢以后,張良便急流勇退,假托神道以求自保。說起來如今在劉協(xié)治下進行道教整合的張魯就是張良的后輩子孫。
而蕭何為求自保,則是使人故意強奪民田,自污其名。為君上者,不害怕手下有缺陷,反而最害怕的是手下太完美。蕭何很聰明,通過自污讓對他不放心的劉邦放了心。從而將注意力落到了韓信的身上。
韓信是有機會與項羽、劉邦爭奪天下的,只是韓信卻放棄了,選擇支持劉邦。若是沒有韓信,劉邦未見得能打贏項羽。可就是這樣一個對劉邦的霸業(yè)起了至關重要作用的人,最后卻死了。韓信做夢也沒想到,當年對他發(fā)誓說不會殺他的劉邦會違背誓言,呃……要是狡辯的話,也不算劉邦違背誓言。劉邦發(fā)誓自己絕不會殺韓信,也保證韓信絕不會有斧鉞加身那一日。結果韓信被蕭何騙進長樂宮,囚于木籠內(nèi)被人用竹刀刺死。韓信當年因蕭何而得劉邦重用,被擒卻又是因為輕信了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就是這個典故。
做屬下不能太完美了,否則即便主公再大度,恐怕也容不下你。賈詡深知為臣之道,更不想有一日會因為劉協(xié)賞無可賞而對付自己。一般來說,跟皇帝作對的都不會有什么好下場。皇帝能夠調動的資源實在太多,遠不是個人或者家族可以對抗。
賈詡一門心思的只想要守好宛城,完成劉協(xié)交代的任務。與其相比的諸葛亮就慘了點,諸葛亮可還混到賈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階段,他需要為劉備開疆擴土,趁著朝廷無暇顧及的工夫,盡快拿下宛城,從而集中精力圖謀巴蜀。
在諸葛亮眼里,劉備的崛起已經(jīng)晚了,天下的大勢基本已經(jīng)告定,河北被袁氏所占,中原被曹操所奪,江東又有孫策,僅剩下一個荊州留給了劉備??蓡螒{荊州一地,劉備是無法完成一統(tǒng)天下這個大業(yè)的。
五家勢力,朝廷最強,劉備最弱,劉備想要有所發(fā)展,那就只能依靠搶奪??蓳屨l呢?江東離得倒是最近,但荊州地理位置不好,正好處在江東與巴蜀之間,劉備一旦與江東爭奪交州,朝廷說不定就會出兵抄劉備的老窩。畢竟此時的劉備還是有些名不正,這荊州的主人叫劉表,即便劉表死了,他還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倒是在劉備這邊,可幼子劉琮卻在蔡瑁、蒯越等人手中,一旦朝廷認定劉琮為荊州之主,那就有借口對荊州出兵。
諸葛亮之所以著急要拿下宛城,為的就是將荊州的門戶拿下,將未來戰(zhàn)場的主動權搶到手中。唯有拿下宛城,劉備才能調動兵馬進攻巴蜀,否則一旦朝廷趁虛而入,那出兵巴蜀的劉備軍就會變成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
諸葛亮一向習慣謀定而后動,他天生謹慎,所做之事若是沒有十成的把握,他是輕易不會動手。可現(xiàn)在時不我待,諸葛亮也只能冒險了。只是想要拿下宛城談何容易,本來就有郝昭、高順這兩員擅守的武將在,如今又多了賈詡這個足智多謀可稱勁敵的對手。張飛的武勇過人,可此時宛城的馬超也不是白給。
說句難聽話,諸葛亮此時攻打宛城,一點有利條件也沒有。無論從哪一點來看,諸葛亮似乎除了撤軍,就沒有第二個選擇。
“先生,城外的劉備軍不見了?!瘪R超急匆匆找到賈詡說道。
“孟起,你如今怎么說也是獨領伏波軍了,怎么還是這么毛躁,沒有一點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將風范?!辟Z詡慢條斯理的對馬超說道。
“……先生,劉備軍撤了。”馬超見賈詡不當回事,只得再次強調道。
“知道,而且我知道的比你還要早。”
“……那咱們就任由他走?不給他點教訓?”馬超見狀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孟起,還記得主公之前的交代嗎?”賈詡慢悠悠的問馬超道。
“……記得,主公命我等守住宛城?!?br/>
“嗯,記得就好?!?br/>
馬超見賈詡又不說話了,忍不住試探道:“……先生,要不我?guī)顺龀侨プ窔⒁魂???br/>
“你要是敢出城,回頭我就奏請主公撤了你伏波軍主將一職?!?br/>
“為什么?”馬超不解的問道。
“因為你作為一軍主將,不夠格?!?br/>
“我哪不夠格了?”馬超不服氣的問道。
“哼,夠格?現(xiàn)在的你還僅僅只能算是一員斗將,但比起張遼、徐晃這些統(tǒng)兵大將,你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我問你,你說劉備軍撤退了,可你怎么肯定他不是劉備軍的誘敵之計?剛從斥候那里知道消息就滿腦子想著率兵去追,可你怎么不想想,萬一這是劉備軍所布下的陷阱呢?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孟起,如今的你已經(jīng)不再是主公親軍內(nèi)的成員,凡事只需聽命即可,身為伏波軍主將,你要學會自己用腦子?!辟Z詡語重心長的勸馬超道。
馬超本來被賈詡說的挺不高興,但他仔細一想,又覺得賈詡所言也是為他的將來著想。的確就如賈詡所言,在從斥候那里得知劉備軍撤退以后,他滿腦子都是追擊,絲毫沒有考慮賈詡所說的,萬一這是諸葛亮的誘敵之計怎么辦?先前宛城就已經(jīng)吃過一次虧,折了李儒、胡車兒還有魏延三人。
“先生,那依你之見,咱們該如何行事?”馬超虛心向賈詡請教道。
“等?!?br/>
“等?就光這么等著?萬一這不是劉備軍的誘敵之計呢?”
“你急什么?還怕以后無功可立?主公給咱們的任務是守好宛城,至少在他解決河北袁氏之前,咱們這邊不能出問題。就算劉備軍是真撤退了,可那對我們又有什么損失?把力氣留著,他要是真就這么撤了,那我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你有什么好抱怨的?”
“……可那樣總讓人覺得有些不甘心。”
“不甘心好辦,等過些時日,你帶著人去找劉備麻煩就是了?!?br/>
“……先生,你先前不是說暫時別給主公招惹麻煩嗎?”馬超聞言不解的問道。
“誰說我是給主公找麻煩?主公擔心的是宛城有失會影響我軍的后勤補給,只要保證宛城不丟,我們稍微回敬一下劉備這段時間的關照有什么不可以。而且你以為主公讓我來宛城就真的只是坐鎮(zhèn)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