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大槐樹下,劉婷云眨了眨眼睛,臉上閃過一絲疑慮:“幢主?幢主是什么?妹子,你熟悉本朝軍制,能不能告訴我?”
王妙音微微一笑,輕聲道:“我朝軍制一脈相承兩漢,曹魏,所以最大的作戰(zhàn)單位是軍,也就是按漢時的封國來算,一軍可有二千人左右,設軍主一人?,F在是以州郡為單位,也是相應的大州置三到五個軍不等作為常備,緊急之時還需要臨時征發(fā),到時候就是以朝廷派出的大將軍分帶幾個軍,組成大軍作戰(zhàn)?!?br/> “而這個幢,則是軍下面的一級作戰(zhàn)單位,五百人為一幢,幢的主官叫作幢主,這個刁球就是幢主。”
“今天看這刁刺史帶來的兵馬,大約有一千人左右,也就是說差不多是兩個幢的兵力,這是護送他上任,歸他直接指揮的兵力,如果沒有這支部隊,他就只能說是單車刺史,基本什么事都做不了,最多也只能管管民政。”
“看起來,刁逵已經讓這刁球接任了一個幢的幢主了。幢以下,則有五十人的隊,還有十個人的什和五個人的伍,各置隊正,什長和伍長。從伍長到軍主,就是我大晉的全套基本作戰(zhàn)體系的軍官。”
“至于我們高門世家子弟,則是擔任將軍,指揮這些軍隊,姐姐大約只知道世家子弟出任各級將軍,對于這些實際的基本作戰(zhàn)單位,不熟悉也正常,畢竟高門子弟喜歡清談,對這種雜務很少理會的?!?br/> 桓玄微微一笑:“王小姐真的是奇女子,想不到你對大晉軍制的了解,居然比一般的世家子弟都要厲害,佩服,佩服?!?br/> 王妙音淡然道:“家嚴家慈曾經教誨過小女,要知民事,知農事,知兵事,倒是桓公子,你家世為荊楚將門,對這些應該最清楚不過了吧?!?br/> 桓玄笑著一指身邊的吳甫之和皇甫敷:“看到他們兩位了吧,先父上次北伐的時候,這二位累功已至軍主了?!?br/> 王妙音的臉色一變,看向了二人:“二位是軍主?怎么會…………”她本想說軍主和高級別的將軍也相去不遠了,怎么會放著軍職不要去做桓家的護衛(wèi)呢,但話說一半,終覺不妥,還是生生收住了。
皇甫敷微微一笑,說道:“王小姐對軍制很熟悉,但可能對部隊的召集和解散并不是太清楚了。”
“要知道,國家是不可能永遠保持北伐時的幾萬,十幾萬大軍的,一旦打完仗,就要散兵歸農,而作為軍主,僮主之類的將官,則成了光桿將軍,手下沒有什么兵士了?!?br/> 王妙音的雙眼一亮:“對啊,這點我怎么沒有想到。”
桓玄的眉頭一挑,說道:“我荊州處于大晉的西部,直面北方強胡,北方的門戶是襄陽城為治所的雍州,但軍事壓力同樣很大,所以,在荊州,會保持兩到三萬的常備兵力,以防胡人突襲。”
“皇甫軍主和吳軍主都是戰(zhàn)場英雄,百戰(zhàn)宿將,按說在軍中一直留下去,是有軍職的。但平時無戰(zhàn)事時,軍士也是屯田訓練,半耕半兵,這些事情只要交給基層軍官即可,象他們這樣的軍主,多半還是領各地的州縣長官之職,分駐地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