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九之后,天氣越發(fā)寒冷,凍骨的北風穿過山谷,掃落枯葉,吹折百草,大地一片蒼茫。這樣的天氣,是農(nóng)家最閑的時候。田間沒有活計,進城做零工、扛長活的男人們也大都回來了,在家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享受著,大都是不出門的。再加上今年天寒不雪,發(fā)燒咳嗽的大人孩子不少,給年味增添了幾分憂色。
在這樣的氣氛下,北溝村反而顯得十分熱鬧。曬麥場上踢蹴鞠、打狗洞、玩捕快捉匪的大人孩子密密麻麻的,不時傳來吆喝叫好聲。每逢周家村等周邊村子的集日或城集,村里種溫室、腌酸菜酸筍、粘糖葫蘆的人家,就會挑著籮筐,腳步輕快地去賣貨,多少總會賺回幾吊錢,有了進項,大人們也不吝嗇著,回來時或是給孩子帶兩塊飴糖,或是買幾個貨郎挑來的小玩意,在曬賣場玩著的孩子們得著禮物,興奮尖叫著,相互追逐。
漸漸的,走村串巷的貨郎們知道北溝村的大人出手大方,就有幾個貨郎經(jīng)常擔著玲瑯滿目的貨擔子到村里的曬賣場邊上吆喝,每日也能賣出不少東西。村里的婦人買個針頭線腦的也會到曬賣場邊尋貨郎,如此下來,這里儼然就成了村里人聚會閑聊的場所,甚是熱鬧。
宇兒和文軒出門玩時,賈氏總會給他們的小挎包裝上好吃的零食,或是買來的糖果點心,或是賈氏做的糕點,兩個小家伙挎包里也沒少了銅錢,見著貨郎擔子上喜歡的東西也會掏出一兩文錢買下,這讓村里的小孩子們眼巴巴的羨慕著。
藍怡每次見著這樣的場景,總?cè)滩蛔∠胄?,小孩子最是單純的,什么喜怒哀樂都帶在臉上。好在宇兒和文軒兩個都是懂得節(jié)約的好孩子,不會亂花錢,每次買東西也不會忘記自己小伙伴那一份,漸漸的兩人在孩子中的人緣越來越好,特別是宇兒,儼然有成為孩子王的架勢,讓這小家伙越來越自信。
因為怕兩個孩子吃虧,每次出門去玩,賈氏總不放心,前后腳的跟了去,藍怡也不攔著,賈氏出去也能跟村里人多說說話,漸漸有了交個較好熟識的婦人,最近竟?jié)u漸比藍怡還熟悉村里的人戶脈絡。
二九第一天,兩個孩子涂完九九消寒圖,帶著大福和牛蛋等孩子參觀完家里的小猴子,又急急地跑去曬賣場玩,賈氏又跟了去,藍怡則在家等著王林喜和夏順前來。他們約了今日過來算清山坡上的賬目,結(jié)算銀子。
年底各家買賣都要結(jié)算賬目分紅,青山商記中的油坊、雜貨、青山鮮果三項主要生意的進出賬目王林喜等人正趕著算,預計小年之前才能分紅。相對來說,北溝村三家山坡上的牡丹生意,則好結(jié)算許多。
王二叔最先過來,先仔細瞧了藍怡的溫室,提了幾條中肯意見,藍怡認真點頭記下。王二叔是老莊稼把式,雖然是第一年種溫室,但是他種得認真,溫室內(nèi)的蔬菜長得比藍怡的溫室內(nèi)要好,讓老人家十分自豪。
“這黑耳朵母羊,看著又懷崽了?!蓖醵宄橹禑?,指指三咩高興地說,“估摸著年底前就能產(chǎn)崽,真是頭好羊!”
這頭羊是王二叔從集市上挑回來的,能挑中這么能干的山羊,王二叔甚是自得。
藍怡望著個子不大的三咩,十分驚奇。那幾只小羊才送出去沒多久,這就又要產(chǎn)崽了?“二叔,年根底下正冷呢,怕是不好活下來?!?br/>
王二叔搖頭,“今年閏月,臘月十六打春,年根底下該雨水節(jié)了,能冷到哪里去。”
藍怡拍拍頭,不好意思地笑笑,還真是這樣子?!岸澹峡粗?,快下雪了么,這么干下去真怕起山火?!?br/>
王二叔臉上的皺紋深了些,“不好說,這兩集怕是下不來。不管怎么著,進臘月再不下雪就麻煩了?!?br/>
王二叔這兩集半月下不了雪,那就是下不了的,藍怡更擔憂起來。
“這只獼猴不走你也別趕,等過了冬山返青,它也就走了?!蓖醵宥诘?,“畜生都通人性,說必定啥時候你進山遇著了,它還能投幾個野果子給你?!?br/>
藍怡忍不住抽抽嘴角,做人講究投之以李,報之以瓊瑤。這小猴吃了她幾根黃瓜蘿卜,沒準會挑幾個好吃的果子給她?
猴子愛吃的果子,她不一定愛吃啊。
王林喜和夏順到了后,藍怡在堂屋擺上茶果,幾人圍著八仙桌坐下。
屋內(nèi)的擺設(shè)與去年相同,只是火爐增了一個,顯著暖和不少。夏順伸手烤著火,笑道:“夫人,天冷越發(fā)顯得這屋子暖和了,還是老房子中用?!?br/>
王二叔笑道:“兄弟不知道,這房子蓋得時候,是我和大哥幾個扣的厚土坯,這墻里邊去土坯,外邊貼的青磚,足有一尺多厚,瞧著不中看,可比一般的房子都暖和?!?br/>
夏順笑應,“二哥干活就是底道,現(xiàn)在城里好些房子就是一丁一條青磚,若論起來可沒這老房子暖和?!?br/>
王二叔點頭,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他早就看出藍怡不喜歡聞旱煙味,所以在她這屋子里,二叔不點旱煙。
“老二,既然人來齊了,咱們就算算吧,你們不是還得趕回城里去么?!?br/>
“知道了爹?!蓖趿窒材贸鲑~冊,“夏掌柜,大嫂,我就把咱們今年山坡牡丹的情況念一念,這一筆筆的咱們都清楚記著呢,若是你們覺得哪不對,咱們在合賬?!?br/>
兩人點頭。
“今年山坡上,夏大姑娘的山坡收了兩千二百斤牡丹籽,大嫂的山坡收了一千斤,都拉去油坊過了稱的,你們手里也有條子,數(shù)沒錯吧?”
藍怡和夏順點頭。
王林喜接著念到:“今年我這邊也收了一千斤,留了一百五十斤育苗,剩下的也都拉去了油坊里。今年的牡丹籽夏掌柜說了,按著一斤一文半的價錢,夏大姑娘該是三貫三吊錢,大嫂一貫五吊,我這邊是一貫兩吊七十五文。按著夏掌柜的意思,這部分錢已經(jīng)從油坊帳里支了出來,待會兒算給大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