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布谷鳥一聲聲的叫著,“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是到了芒種節(jié)氣,收麥插禾的日子,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藍怡不用下地,便帶著孩子過去幫著二嬸做飯,看孩子。
二叔家共種了七畝小麥,一家人忙著將地里的麥子拔下來,運到晾曬場后用鍘刀鍘掉下半截,上半截帶麥穗的在場上晾曬干,再用石頭碾子壓幾遍脫粒。這些都是力氣活,有牲口的人家還輕松些,向二叔家這等純靠人力的,基本上是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每日里累的直不起腰來。就連劉氏這個平日里愛叨叨幾句的,也累的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
麥子拔下來后,地里放水插稻子,前前后后要忙十幾天。放水之時,地里的人還要舉行簡單的祭天儀式,感謝老天護佑,讓田地豐產(chǎn)。
藍怡在村邊的曬麥場上幫忙看麥子時間到了這一幕,自己也合著雙手祈禱上蒼保佑。自從穿越以來,她從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變?yōu)閼岩烧撜?,相信冥冥之中定有某種力量存在,才會讓她出現(xiàn)在這個陌生的時空。她希望上蒼能夠保佑,讓她和孩子的安穩(wěn)日子可以繼續(xù)下去,讓仇家找不到這里。
天公作美,麥子都打了下來,曬在場上,地里也插上了秧苗,一片片新綠應著水光,十分喜人。
麥子收下來后,藍怡不用再去二嬸家?guī)兔?,她帶著孩子整理院子或去坡地給黃豆綠豆除草。坡地的豆苗出得很整齊,但是這幾日的暴曬讓田里的土干燥,秧苗自然也就不精神,藍怡也盼著趕緊下雨,她心里也奇怪,黃縣應該離著大海不遠,按說雨水該是豐沛的,但是她來的這段日子也只下了兩場雨,并沒有出現(xiàn)什么狂風暴雨的情形,她對天氣研究不多,不知道這是否屬于正?,F(xiàn)象。但是據(jù)村里人講,到了六七月份,這里的雨水還是較多的,這些雨水也使得難以灌溉的山坡有了一些收成。
但靠天吃飯畢竟是有風險的,藍怡這幾日琢磨著是否有什么辦法可以引溪水灌溉坡地,提高產(chǎn)量。
她仔細回想,記起以前去江浙、云南鄉(xiāng)村游玩,看到的那種古老的翻車,靠著水本身的力量讓翻車運轉,把水通過水槽運到高處澆灌土地。她在《大周地志》上讀到,前朝也就是唐朝曾讓輪匠大量制造翻車分給鄭白渠兩岸的人民用來灌溉水田,而大周也有不少地區(qū)已經(jīng)開始使用翻車或者叫做筒車來灌溉,“其巧百倍于?!薄?br/>
藍怡想了想,趁著這幾日大家農忙之后在家休息之時,拎著茶葉帶著孩子到趙里正家拜訪,趙里正可說是村里消息最靈通的人,他應該曉得翻車之事。
趙里正恰好在家中,藍怡進到屋內,將自己帶的禮物放下,客套幾句多謝趙里正幫忙,趙里正前些日子幫她辦理好了戶籍,她們母子現(xiàn)在也算是正當?shù)谋睖洗迦恕?br/>
趙里正的妻子花氏與王林山的娘錢乃同村,見到藍怡也是親切非常。藍怡與花氏閑聊幾句便與趙里正提到今日的正題。
“為陽叔,我看咱們村里前幾日放水澆田插秧,這地勢稍高的地方澆不到水,種不上稻子,收成定是少了不少吧?”
趙里正不知為何藍怡要提起這一話題,但也點頭:“是啊。畢竟這靠著人一點點的提水澆田,也不是個事情,澆一回也得好幾日,自然種不得水稻的?!?br/>
“那為何村里不用翻車呢?”藍怡好奇地問道。
“翻車?”趙里正有些摸不到頭腦,花氏也是一臉茫然。
“是啊,我在書上讀到咱們大周的翻車,可以將水從低處運上來,澆灌農田的?!?br/>
趙里正聽了很感興趣:“咱們大周還有這樣的好東西?林山家的,你可見過?”
藍怡不好意思地搖搖頭:“我只在書上見過,書上描述的十分清楚,所以我有幾分印象,改日我畫出來給為陽叔看看。”她沒有想到趙里正根本沒有見過翻車,不過想想倒也能理解,畢竟這個年代交通和通信都不發(fā)達,消息傳遞很慢。黃縣又非富庶的米糧之鄉(xiāng),朝廷沒有重視此處的農業(yè)耕作,難免有所忽略。
“好好,若真有這東西,咱們這地里也能多長不少糧食啊?!壁w里正十分感興趣地說到。
隨后,趙里正詢問藍怡與梅縣米夫人的親戚關系,藍怡便簡單地說她與米夫人一見如故,認了姐妹。
趙里正釋然,梅縣米大人之妻乃是黃縣夏府的大小姐,藍怡與她不同姓,并非夏家之人。若說是表親,藍怡不應孤身帶孩子流落此處,該去投靠夏家才對。
“宇兒的恤養(yǎng)銀子,一年只一百文。衙門恩獎你的善舉,特許了你若再購買田地,可免十畝以內田產(chǎn)十年的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