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城中,典韋來到陳旭面前請罪。他帶出去的五百官兵,最后跟著回來的,不足兩百。
????典韋滿臉通紅,他認(rèn)為,要不是自己向陳旭請戰(zhàn),陳旭就不會同意他出城作戰(zhàn),也就不會損失那么多官兵了,所以心中愧疚不已。
????陳旭一把拉住典韋,輕聲安慰道:“兄長按我軍令行事,奮勇殺敵,賊人膽寒,何罪之有?”
????陳旭安慰了一會兒,典韋心中才好過一些。此時(shí),他心中又有些疑‘惑’。
????“文昭,方才黃巾渠帥被你一箭‘射’于馬下,為何不趁勝追擊,反而撤回城中?”
????他雖然是一介莽夫,但是與橋玄、陳旭待在一起那么久,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懂得一些。
????方才的情形,黃巾軍群龍無首,若是官兵趁勢反擊,很有可能取得勝利。
????典韋的疑‘惑’,其余軍中將官心中也有,只是沒有開口詢問罷了。待典韋問出以后,他們都盯著陳旭,想要知道自家主將為何不趁勢殺敵?
????搖了搖頭,陳旭說道:“王延此人,劍術(shù)非凡,自稱于夢中所學(xué),我能感受到那一箭并未‘射’中他的要害。”
????“況且,黃巾軍非同小可,不可小覷。兄長與其‘交’戰(zhàn),當(dāng)知黃巾之勇。我軍兵力遠(yuǎn)遠(yuǎn)少于黃巾軍,再戰(zhàn)下去,勝負(fù)難料?!?br/>
????聽完陳旭的話,眾人不再疑‘惑’。
????黃巾軍的勇悍,有目眾睹;官兵雖然數(shù)次擊敗黃巾軍,但是每次在絕對的優(yōu)勢下,都還損失慘重,陳旭的擔(dān)憂也不無道理。
????安排完眾人照看傷兵、撫恤死去的將士,而后把軍中事物都‘交’給典韋、陳靜。之后,陳旭卻獨(dú)自來到城墻上,看著黃巾軍安營扎寨的方向,默默不語。
????“希望我不要看錯人!”陳旭暗暗想到,心中居然有些忐忑。
????卻說王延被陳旭的兩石大弓‘射’下馬,他的親兵全都手足無措,跑去搶救他。卻見王延并無大礙,這才松了一口氣。
????他的親兵都是跟他一個村子出來的,對于王延忠心耿耿。眾人正惱怒陳旭放箭‘射’人,想要找他拼命,卻發(fā)現(xiàn)官兵已經(jīng)殺出黃巾軍的包圍。
????王延見無法留下陳旭,就緊緊握住那只‘射’來的箭,下令撤兵?;氐綘I寨以后,王延遣散所有人,在中軍大帳之中,將陳旭‘射’他的箭拿了出來。
????箭是一支好箭,可是居然沒有箭頭,而且在箭頭之上,還包了一塊絹布。王延攤開絹布,仔細(xì)讀著上面的內(nèi)容。
????絹布上寫著:王延吾兄,我等村落相鄰,是謂同鄉(xiāng),奈何刀兵相見?豫州黃巾大敗,皇甫將軍隨時(shí)都可能揮兵背上,黃巾起義雖然聲勢浩大,卻注定失敗。
????某不忍君閣兄身死,亦不愿與兄‘交’戰(zhàn),望兄速速退兵!
????看完絹布上的話,王延沉默良久,而后把絹布燒成灰燼。
????他知道陳旭絹布上說的話,絕非危言聳聽。他也知道黃巾必?cái)?,但是卻不認(rèn)為會敗得很快。畢竟,大賢良師兄弟三人,擁兵數(shù)十萬,這讓他存了一絲僥幸的心理。
????王莽被殺,王家隱忍上百年,背負(fù)了太多的罵名。而他的子孫,卻沒有忘記祖先的志向。
????王莽篡位以后,深知土地兼并的危害‘性’,就實(shí)行改革。但是卻觸犯了豪強(qiáng)、大族的利益,他們開始‘激’烈的反抗,使得天下變得動‘蕩’不安,最后王莽被殺。
????王莽的土地國有、均產(chǎn)、廢奴三個大政策,被胡適先生稱為‘中國最早的社會主義改革’。但是,在一直以忠君思想為主的歷朝歷代,卻被罵為叛逆者。
????王家落魄后,世代生活艱苦,更加堅(jiān)定了他子孫們的信念,覺得祖先的志向是那么的偉大。
????“兩百多年了,如果錯過這次機(jī)會,可能連我王家的傳承都會斷掉吧?我絕不甘心!”
????絹布化成灰燼,王延喃喃說道:“文昭有情,我又豈能無義?”
????陳旭站在墻頭上,正是擔(dān)心自己會看錯王延,怕王延將自己‘射’出去的絹布公布出來。到時(shí)候,縱然他可以否定那張絹布的真實(shí)‘性’,亦會惹得眾人懷疑。
????好在王延是位正人君子,他也素來敬仰陳旭為人,不屑于這么害他。
????連續(xù)兩日,黃巾軍都沒來攻城。第三日,王延又帶領(lǐng)黃巾軍前來,但是并未攻城,只是讓人向城中下戰(zhàn)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