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個不停。
趙云在府中命人煮了些熱酒,宴請手底下那幫人。
當是加深一下感情。
也當是慰問他們這兩天不辭辛勞的建設(shè)鄴都。
趙云為荀彧倒了一杯酒,笑問道:
“我聽說文若你這幾天除了處理鄴都國事外,還給天子授課了?”
荀彧笑瞇瞇地點了點頭,應道:
“天子很好學,彧便為他講解了些經(jīng)學。”
“授了些圣人之道。”
趙云凝神,饒有興致地問道:
“那不知先生給陛下講了什么?”
荀彧乃回道:
“農(nóng)者國事,天子當親耕籍田,勸民始耕如儀?!?br/>
趙云聽了,無奈地笑笑。
正月親耕,是漢朝皇帝每年的必行之禮。
只是這些年漢室顛沛流離。
別說田了,連立錐之地都沒有。
這些儀禮自然無人提及。
荀彧倒是有雅興,讓天子這個皇帝親自去耕籍田地。
為天下人做表率,這雖是件無可厚非的事。
只是現(xiàn)在這個國情,怕是有些不合時宜。
座下的徐庶見著趙云不以為然的表情,乃笑道:
“文若的意思是,讓天子親耕?!?br/>
“宣揚了出去,有利于鄴都政局的穩(wěn)定,對主公也是件好事?!?br/>
趙云輕一挑眉,原來荀彧是這個意思。
他忽然又想起荀彧的侄兒荀攸。
也是曠世奇才,曹老板的心腹謀士之一。
雖說荀諶將他荀氏一族都遷往了鄴都。
但這個荀攸卻一直沒來。
這倒令趙云有些奇怪。
忙問荀彧緣故。
荀彧乃解釋道:
“公達兩年前曾與議郎鄭泰等人謀議行刺董卓,事情敗露后便逃亡了荊州停駐歇息?!?br/>
“估計他也是在那里觀察著天下形勢吧?!?br/>
“明公若是要啟用公達,寫一封文書將他征辟過來便是?!?br/>
趙云采納了荀彧的建議,馬上命人研磨親自寫了一封書信。
送往荊州,征辟荀攸。
荀彧見趙云如此好賢,便主動推薦道:
“明公既是求賢若渴,彧倒是愿舉薦幾位人才。”
“一人就是當朝黃門侍郎,姓鐘名繇,字元常?!?br/>
“此人相貌不凡,聰慧過人?!?br/>
“愿明公即可啟用,勿誤賢才?!?br/>
趙云是知道鐘繇這個人的,三國出了名的大書法家。
幸運的是,他就在朝為官。
方便自己啟用。
若沒有荀彧在,文武百官里面把他找到屬實不易。
荀彧又舉薦一人:
“有一人乃我潁川同鄉(xiāng),姓陳,名群,字長文。”
“此人出身名門,祖父一輩就有在朝為官的?!?br/>
“我以為可將他征辟過來錄尚書事。”
趙云一聽“陳群”二字,心下一動。
這不是開創(chuàng)了“九品中正制”的大佬嗎?
那不得趕緊錄用了。
隨后荀彧又陸續(xù)為趙云舉薦了幾位人才。
趙云全都不假懷疑的一一征辟或直接啟用了。
荀彧很滿意。
而在座的手下們也對趙云這求賢若渴的態(tài)度感到高興。
就在荀彧舉薦了一位名叫杜襲的人才后,忽然頓住。
趙云忙問道:
“先生可有心事?”
荀彧笑著搖了搖頭,道:
“無事,只是彧心中還有一人欲為明公舉薦?!?br/>
“只是此人恃才放曠,心高氣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