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朕意已決
帝都。
雖然已經(jīng)是后半夜,但一件驚天大事,讓所有人都無法安枕!
帝位要交接了!
而且時間已經(jīng)確定,就在七天以后!
從丞相往下,所有官員無不驚愕然后惶恐,繼而還有一絲不可言說的憤怒和荒唐。
倒不是他們想要造反,而是皇帝此舉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自古以來皇權交接無不慎之又慎。
為什么要先確立太子?就是要先觀察下一位繼承人的心性和行事手段。
不僅僅是提前很久就要放出風聲,各方討論,最好還要等太子監(jiān)國幾次之后,證實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然后等各方慢慢接受,最終在前一位帝王扶持下上位,進而接受所有權力。
當然,這說的是正常的帝位交接。
至于那種伴隨著血雨腥風的兇險之舉,本身就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新權力者的能力,各方不接受也只能捏著鼻子忍下來。
許國傳承至今,就算是當朝皇帝許烈當年從病榻之上的先帝手中繼承帝位,也是在提出此事并討論三個月之后,才正式就行登基大典。
然而這一次新皇交接,居然緊迫到只有七天?
說句不好聽的,這新皇帝是多一點時間都等不了了嗎?就那么急著上位?
不怪大家心思陰暗。
實在是此等大事,豈容兒戲?
特別是作為帝國定海神針的太師蕭何不在帝都,此時禁中忽然傳出這樣的消息,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一些過去歷朝歷代野史中的手段。
不過,不管大家心中作何想法,身為丞相的周曦自然少不了各種各樣的事情。
當算得上是朝中重臣的幾個大臣找到丞相打算一同面圣的時候,卻愕然得知周曦已經(jīng)先他們一步,早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進入了宮中。
“丞相倒是先我們一步!我們也別耽擱了,都去候著吧?!?br/>
丞相府外,禮部尚書馮馳嘆了口氣,有些頭疼地搖了搖頭,上了轎子。
其余各部尚書和御史都尉等人也紛紛上轎,朝著皇宮匆匆趕去。
此時已經(jīng)是后半夜,零點剛過,如果是平時的話,為了帝都安全,街面上是禁止有行人的,就算是十萬火急之事,如無特殊令牌,走不出兩條街便會被巡夜差人攔住,將人勸回或者帶走審問。
皇城守衛(wèi)司直屬于皇帝,不受任何部門節(jié)制,緊急情況下有先斬后奏之權。
這樣一個超然于外的部門負責帝都安全,各處都很配合,如果不是大事,即便是三品以上的朝堂重臣,也不會執(zhí)意破壞規(guī)則。
然而今天的消息已經(jīng)捅破了天了,眾人無論如何都要見到皇帝,勸說他收回成命,至少把帝位交接的儀式后移。
大家并不是不接受太子繼位,而是太倉促了!
他們剛剛走出俗稱宰相胡同的前門大街,遇到攔路的巡夜士兵時,禮部尚書代表眾人開口,請皇城司的士兵讓開一條路,好讓他們直接去面圣。
按說眾人最低也是三品大員,為首的各部尚書更是正二品上,肯屈尊降貴跟士兵和和氣氣說一聲去路,已經(jīng)是給足了面子。
沒想到這些士兵居然沒有讓步,為首的一名隊長沉聲道:“抱歉,各位大人,我等收到命令,今夜帝都宵禁,沒有皇帝手令,一律禁止出入!”
“什么?”眾人驚訝萬分,然而巡夜士兵態(tài)度堅決,眾人無法通過,直得轉身返回。
“不行,不能就這樣回去休息!諸位,反正今晚想必都無法入睡,不如我們就在丞相府門前等候,待丞相回來詢問一番,或者干脆等到天亮,再行前往泰華殿上朝!”
禮部尚書馮馳這一番話說動了眾人。
他們都不是什么小官,可以說是跟許國皇帝休戚與共的,許國要換皇帝,這不是當朝皇帝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朝堂所有人的事情,尤其是跟他們這幾個重臣直接相關!
如果不能得到確切的信息,他們又怎么能輕易放松?
……
“丞相,朕意已決,不必多說?!?br/>
寢宮門外,皇帝許烈已經(jīng)更換成一身準備就寢的素服。
他自然知道消息傳開后肯定會有人面圣,不過他已經(jīng)發(fā)下了命令,今夜嚴格宵禁,禁止人員行走。
不過此時丞相既然搶先一步親自到寢宮求見,無論如何他都要給一個面子。
“陛下,臣請延期至一月后舉行大典!”
丞相周曦自然知道這位皇帝向來一言九鼎,他也沒有任何要勸說取消的念頭,甚至連原本應該至少三個月后,也已經(jīng)不再堅持了,只要求推遲到一個月后。
有一個月的緩沖,各方應該都能接受。
“朕意已決,你回吧?!痹S烈還是同樣的一句話,轉身往回走。
“陛下!”丞相徒勞地喊了一聲,看著皇帝轉身回到宮中。
……
太師蕭何剛剛進入玉陽關,忽然收到詩文香陣傳信,定睛一看竟是皇帝親發(fā)。
朕已決定傳位于太子許清然,七日后,舉行傳位大典。
內容簡單至極,但其中深意,讓蕭何心頭一沉。
“臣謹遵旨意,此間事最多五日,事了即回帝都?!?br/>
蕭何明白皇帝為何做出這個決定,所以不會勸說什么。
而且他跟當朝皇帝相處日久,已經(jīng)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商量,哪些事情只需要執(zhí)行。
這一點是他跟丞相周曦最大的區(qū)別,也是許國朝堂為何同時存在太師和丞相。
一些心思玲瓏之輩自以為猜透皇帝所謂制衡之策,實際上以蕭何受到的信重,根本不是一個周曦可以制衡的。
更別說蕭何手握兵馬大權,在朝堂又舉足輕重,這種情況下,只要皇帝不想弄他,就沒人能真正跟他掰手腕。
當然,這些也只是外人無端的猜測罷了。
實際上蕭何根本沒興趣弄權,他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協(xié)助皇帝把這個國家治理好。
蕭何一邊在心中思索著傳位大典相關的事情,一邊進入總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