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路說著話,很快就來到了大殿這里,這跟自己走的時候倒是沒什么變化,高起潛也感覺出來了,太子殿下把所有的力氣都用在了老百姓那里,自己居住的地方反而沒有什么改變,這跟以往的大明朝皇家子弟完全不一樣,只要是知道心疼老百姓,這肯定就是個明君。
其實也沒有什么好匯報的,之前的事情已經(jīng)通過信鴿送回來了,只是朱慈烺要問一下沿途的具體情況,問了大約半個時辰之后,朱慈烺也是嘆了一口氣,南方這邊還算是平安,但北方遭受了一遍又一遍的災害,除了李自成馬上又要遇到滿清人,以后北方想要恢復生產(chǎn)的話,可是得需要很長的時間了。
朱慈烺聽完了這些事情之后,也看出高起潛因為趕路的確是累了,不管以前的時候出過多少的任務,現(xiàn)在畢竟是個將近60的人了,所以朱慈烺就準備讓高起潛下去休息,誰知道門外的小太監(jiān)偷偷的就跑進來了,怎么能有這么不懂規(guī)矩的呢?
“啟稟太子殿下,外面跪著的那些大臣們開始磕頭了,都把頭給磕紅了?!?br/>
高起潛聽了這個話之后,就感覺到有些納悶了,外面老百姓雖說做不到安居樂業(yè),但也比北方的老百姓強多了,怎么可能會有這種大臣呢?到底是什么樣的事情和太子殿下有了沖突呢?自己這么長時間不在南京,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一臉關(guān)切的看向了太子殿下。
朱慈烺無奈的搖了搖頭,也就跟高起潛說了兩句,原來都是統(tǒng)一貿(mào)易的問題。
大明朝的對外貿(mào)易原來是相當發(fā)達的,就現(xiàn)在來說,也有很多洋商在這里經(jīng)營貨物,但很遺憾的是關(guān)稅收入并不是很多,主要也是因為走私的比較多,另外就是貨物的價格并不是很高,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所以朱慈烺準備進行統(tǒng)一交易,由朝廷向商人收購各類物資,然后朝廷跟外國商人在進行交易。
當這個圣旨頒布之后,很多東林黨的大臣們就開始在皇宮門口跪著了,高起潛因為是個太監(jiān),按照大明朝的規(guī)矩,不能夠在大臣們進門的那個城門進來,所以是從另外一個城門進來的,并沒有看到這一切,所以才不知道的。
按照朱慈烺的想法,由朝廷統(tǒng)一收購,統(tǒng)一定價,這樣洋鬼子那邊就占不了多少便宜,他們就得把大部分的利潤讓給朝廷,只要是朝廷賺的錢多了,下面的老百姓才能夠有好處,這本來是個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但是朱慈烺忘了一件事情,洋人和老百姓之間是原來的這些商人,他們可不是普通的商人,他們的背后都有朝廷官僚站著,朱慈烺要是這么做的話,那就等于是動了他們的蛋糕了,所以這些人有的是理由,大清早的就到朱慈烺這邊來跪著,想要告誡朱慈烺,不要與民爭利。
之前朱慈烺沒有管他們,只要你們的膝蓋夠硬,你們愿意在那里跪著就跪著,誰知道看到朱慈烺沒有反應,這些人就準備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