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朱慈烺除了領略江南風光之外,還有很多人過來投降,可以說是王霸之氣一晃,各地通通來降…
當然啦,朱慈烺也沒有想過是自己的主角光環(huán),主要還是崇禎皇帝的余威還在,如果要不是這個的話,恐怕不可能會有那么多人的,在所有來投降的人當中,有一個人是朱慈烺最為佩服的,這個人就是抗清名將史可法。
這家伙在歷史上抵抗清軍抵抗了最后,但現(xiàn)在這個時候說起來有些尷尬,此人也算是擁護過朱由崧,這家伙做事有些古板,在朱由崧當上皇帝之后,并未有任何的好處,他一個勁的要北上為先皇報仇,朱由崧哪有那個想法,只是想著好好享受現(xiàn)在的一切,所以每當史可法說起這個事兒的時候,朱由崧就感覺到這家伙非常的討厭,所以聯(lián)合馬士英,直接把史可法給派到揚州當督軍去了,省得天天在朝廷上要反攻北方。
這家伙提出的一些理念都是可以的,可惜跟南明朝廷不一樣的想法,所以處處受到排擠,現(xiàn)在朱慈烺從北方歸來,他也只能是硬著老臉去投降了。
不過朱慈烺并未把這個當成一回事兒,畢竟當時是大環(huán)境所致,所有的人都在擁立朱由崧,難道你要唱反調(diào)嗎?在那種狀態(tài)下唱反調(diào),那可是沒有什么好結果的。
所以朱慈烺力排眾議,還是接見了史可法。
“微臣昏庸糊涂,擁立福王朱由崧,實乃十惡不赦之大罪,請?zhí)拥钕沦n罪。”
一聽史可法的這個說法,就知道這個家伙不是一個奸猾之輩,一般人怎么可能會說刺激呢?都是先請?zhí)拥钕滤∽?,然后再說自己的罪行,而且有的人還會顧左右而言他,盡量把這件事情給搪塞過去,但是史可法并沒有這么做,反而是上來就說出了自己的過錯。
對于福王登基的事情,朱慈烺在21世紀也了解了一下,史可法被派到揚州,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家伙迂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馬士英的排擠,當然這其中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史可法曾經(jīng)擁立過在南京城當中的潞王。
當時崇禎皇帝上吊之后,史可法堅稱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沒有找到太子殿下的情況下,應該用立明朝皇室子弟為帝,省得讓李自成抓獲太子殿下威脅眾人。
按照當時那種情況,沒有人會看好朱慈烺的抵抗,況且江南跟京城之間書信來往已斷,也不知道京城當中是什么狀況,史可法的這種措施還是不錯的。
可惜的是史可法,并沒有看清楚當時的形勢,馬士英自然不會擁立一個老奸巨猾的潞王,史可法的手中也沒有軍隊,所以失敗就是必然的,福王登基之后,又怎能夠容得了這個家伙呢?就算在外名聲再大,站錯了隊,也得想辦法辦你…
除了福王懷恨在心之外,福王更加明白另外一點,自己是如何當上這個皇帝的呢?那是馬士英和江南士紳努力的結果,現(xiàn)如今自己當了皇帝了,總得給這些人一個交代才行,史可法這些人并未出尺寸之力,為何能夠占著這么好的位置呢?為了讓那些人都能夠進入朝堂,只能是把史可法之類的人給派出去,給那些人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