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在宮內(nèi)從選秀開始前前后后也住了差不多快四哥月的袁沅,雖然覺得宮里的飯菜確實還可以,有魚有肉頓頓不少,但是吃多了,也就慢慢覺得一般般了。
畢竟皇宮里面的菜式都是固定的,怎么做都是有講究的,就連是醬油鹽放多少都是有定例的。
而且肉都是大肉蒸菜,要么就是烤肉,好么就煮鍋子。
炒菜也是離牛羊肉,雞鴨魚肉,她吃了兩個月,差不多她能點到的菜式都吃了個遍,感覺吃一日兩日的恩還行,時日久也就沒什么胃口了。
所以袁沅這次就是花費心思,先用家宴的定位來說服四阿哥按照她的建議準備待客的菜單。
然后她選了這十年清朝生活,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宴席經(jīng)驗證明,確實味道好又好吃,而且清朝的人也吃得慣的,經(jīng)過她改良的新式菜。
袁沅在廚房里折騰了足2天,終于在王太監(jiān)的帶領(lǐng)下,把宴會要用的菜都實驗了好幾遍給折騰了出來。
本來不信袁沅會做飯的人們,看到袁沅真的會做之后,面色各不相同,袁沅也不想管,倒是自己丫鬟太監(jiān)都是一副崇拜又心疼的表情,讓袁沅心里很得意。
然后各位掌廚太監(jiān)嘗一嘗,然后在進行討論。
雖然四阿哥個說全權(quán)由她決定,但是做菜不是她一個人能夠獨立完成的,膳房的掌廚們也是要參與的,所以大家都要親自先實驗一番。
而且是要做給皇子阿哥們用的,所以就需要特別小心。
例如八道川菜,按照袁沅能接受的辣度做的話,估計會把阿哥們給辣哭。
所以就實驗了好幾遍之后,終于定下來了一個相對阿哥們能夠接受的辣度。
而且根據(jù)袁沅的小道消息,有的阿哥們根本不吃某些調(diào)料,但是有的菜里面又一定需要放的話,他們就需要研究出來想死的替代品,或者把這個調(diào)料給重新開發(fā)下,做成一種及時放進去味道還存在,但是肉眼不能看到原型。
最后一次把所有熱菜做出成品,讓膳房的掌廚的太監(jiān)們一起試菜后,看到眾人臉上露出來滿意的神色,袁沅終于放心了。
雖然這個太監(jiān)們是按照她的法子做菜的,但是這些膳房的人也不能任由她胡來,不然到時候出事了,大家肯定一塊玩完。
袁沅也沒想到,做個飯還需要有這么多人盯著實驗監(jiān)督,真是給皇族打工不容易啊。
對于這些奴才們來說就算是辛苦給皇子們做飯,也是需要提著小命小心伺候的,更別說在其中使壞了,阿哥們一個不滿意,他們估計就要命償。
在膳房里面呆了幾天,看多了這其中的要害關(guān)系,袁沅心里也慢慢的覺得自己之前想當(dāng)然了。
菜是她研發(fā)出來的,怎么做也是她的菜方子,最后一日宴客上桌子的時候做菜的人卻不是她,而是這些掌廚們,她倒不是覺得被搶了功勞,而是宮中做膳食一道道工序,真的要求很嚴格。
不過其中八道點心卻還是有五道袁沅親手做的,畢竟做烘焙,都只有她一個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