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偏南的三千漁陽突騎,如今成了魏軍的耳目,大部分騎從在一片有水源的林子邊駐馬休憩,馬匹不算特別疲憊的,則被蓋延撒得極開。
遠到三十里外,赤眉軍徐宣部氣喘吁吁的身影,近至樊崇各萬人營的種種布置,都落在騎從們眼中。
赤眉軍斥候不論是數(shù)量還是個人勇武,都不是漁陽突騎的對手,他們向第五倫事無巨細匯報戰(zhàn)場情況的同時,還能破壞對方的通訊,作用不可謂不大。
但蓋延還是心里不痛快,突騎在馬援麾下,從來都是突擊陷陣的前鋒,怎么到了皇帝手中,就只能干干這些輕松的活?
“這不是殺雞用宰牛刀么?!?br/>
如此可見,將漁陽突騎大材小用的皇帝陛下,大概也不是什么善用兵之人。
似乎是看出蓋延神情不耐,與他并肩而騎的一位年輕都尉笑道:
“因為漁陽突騎疲憊,馬力只夠再沖一陣,好刀自然要用到最關(guān)鍵時,還望蓋將軍勿急。”
他當然就是繡衣都尉張魚,奉皇命來監(jiān)督蓋延。
就在這時候,有斥候匆匆走馬來報:“蓋將軍,與馬國尉聯(lián)絡(luò)上了!”
“赤眉后隊已解除包圍,四萬余人正往北趕,國尉請我轉(zhuǎn)告蓋將軍,先時被圍時,欲待大軍抵達,共殲樊崇,故而遲遲未曾潰圍而出。如今時機已到,望將軍以突騎助陣!”
蓋延頓時大喜,正要應(yīng)允下來,張魚卻冷冰冰地打斷了他。
“蓋將軍,勿忘陛下之言,遵從中軍旗、箏而動!”
蓋延沉浸在馬援的回應(yīng)中,對與他并肩作戰(zhàn)激動不已,竟直愣愣來了一句:“但這可是國尉之令?!?br/>
張魚不想害馬援,沒有說“陛下大還是國尉大”這種話,只沉著臉道:“國尉身為方面之將,當然有自行決斷之權(quán),但蓋將軍身為戴罪立功的假將,只能聽陛下號令行事?!?br/>
張魚很清楚,漁陽突騎一定在皇帝的方略里頗為重要,否則也不會讓自己來監(jiān)督,就是要盯著蓋延,勿要再讓這燕人隨性亂打。
這一口一個“假將軍”,倒是讓蓋延猛醒,勿要忘了先前的事。單是違背了與友軍的約定,幾乎陷他們于險地就被削了將職,如今若是不稟報皇帝,就直接動兵,后果豈不是更嚴重?
雖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皇帝就在幾里外,派斥候通訊不過半刻,蓋延只能硬生生忍下來,焦急地看著戰(zhàn)場。
事情緊急,馬援沒有等待蓋延的配合,也沒有等到第五倫詔令,他帶著麾下尚能作戰(zhàn)的七八千人,推開車壘,直接以橫隊的形式對赤眉開始了追擊。
魏軍各部皆有獨特的旗號,馬援的旗幟便是豹文旗,第五倫更親賜豹尾,懸于其上,哪怕重號將軍中,也獨馬援一人有此榮耀,足見他地位之高。
那面豹尾旗原本在包圍圈里蔫了許多天,如今卻在風鼓動下重新飄揚起來!然后直插赤眉后隊!
赤眉五公楊音安排了一萬人在西邊列了個散陣提防漁陽突騎,其余三個萬人營則拉成松松垮垮的隊伍往北移動,但尾巴卻被馬援親自將兵追上,不得不停下來與之交戰(zhàn)。
“苦戰(zhàn)數(shù)日,又被困數(shù)日,幾乎人人帶傷,怎么還追得動?”
蓋延看得感慨不已,在他眼中,馬援就像一個被人揍得滿臉血的角抵士,在被逼到墻根一頓猛打后趴下了。但就在對方轉(zhuǎn)身要走時,他卻搖搖晃晃站立起來,追上去!然后握緊滿是傷痕的拳頭,對著敵人的后背,狠狠一擊!
蓋延看著馬援部與數(shù)量是其幾倍的赤眉軍混戰(zhàn)在一塊,兗、豫兵卒們在用性命與最后的力氣,同敵人奮勇交戰(zhàn)。那股博命的架勢,連一向看不起其他部隊的漁陽突騎都不由心生敬佩。
時間在一點一滴過去,眼看馬援以一敵三,蓋延忍不住了,幾度欲派人去支援,卻都被張魚攔下。
蓋延頓時大怒,好好的仗,都被這些瞎指揮的給耽擱了:“張都尉,你懂不懂打仗?如今的形勢是,樊崇與陛下主力相持不下,馬國尉之所以出擊,就是拖住赤眉后隊,使之無法加入戰(zhàn)場,只要陛下手中還有預(yù)備隊,就能壓過樊崇。事急從權(quán)??!”
明著罵張魚,其實是罵第五倫呢!他們和馬援的任務(wù),應(yīng)是全力阻止楊音部,這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我是不太懂軍爭。”
張魚始終盯著中軍那邊,按照規(guī)矩,接到具體的稟報后,第五倫會讓人在面向漁陽突騎的指揮方位上,升綠色的長串風箏作為信號。
“但我懂君命如山!”
眼看蓋延越來越焦躁,張魚只與他說起了一個故事。
“我與馬國尉相識的時間,可比蓋將軍早多了。”
“六年前在新秦中,我隨侍于陛下身邊,陪他夜入深山,見到了還落草為寇的國尉及萬將軍,三人把酒言歡之際,我就是旁邊的倒酒小童?!?br/>
在塞北的日子里,張魚經(jīng)常作為信使往來軍營和山里,馬援也會教他把弓射箭,甚至還蔫壞地掏錢,讓人帶張魚進女閭“做男人”。
不同將軍有不同的風格,馬援隨性直爽,讓所有在他身邊待過的人如沐春風,甚至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他們,蓋延的心情,張魚也懂。
論關(guān)系,張魚將馬援當崇敬的師長看待,后來馬援常駐東方,大權(quán)在握,偶爾會有不識趣的京畿士人發(fā)一二誹謗之言。每每叫負責監(jiān)察百官及各州輿情的張魚得知,都會窮追猛查,給那些人定個“離間君臣”的罪名。
眼下情勢危急,張魚也顧不上與漁陽系的私人恩怨了,只與蓋延掏心窩子說話,這幽州的糙漢子,或許就吃這一套。
“我助國尉之心,甚于蓋將軍!”
“但情誼歸情誼,規(guī)矩是規(guī)矩?!?br/>
“有軍令在,哪怕是水火深淵也得去?!?br/>
“沒有軍令,就算是一馬平川,利益無窮,也去不得!”
如果蓋延不聽,一意孤行怎么辦?張魚身后的隨從確實背負著“尚書斬馬劍”,別說假將軍,真將軍也殺得!
但問題是,他和寥寥無幾的手下,能降服這身高馬大的蓋巨卿,能壓服他手下的漁陽突騎么?張魚沒把握,只能狐假虎威地瞪著蓋延,賭他和自己一樣,是大魏的忠臣。
蓋延幾乎都要怒發(fā)沖冠了,最終卻硬生生止住了,只緘默不言地看著前方戰(zhàn)場,雙手死死握住韁繩,才能讓自己忍住不要痛打張魚一頓。
就在這時候,眼尖的隨從喊道:“升了,信號箏升了!陛下答應(yīng)了漁陽突騎的請示!”
經(jīng)過辨認,確實如此,蓋延的請求是親將兩千騎助馬援,留下一千騎在原地,等待皇帝陛下調(diào)用。
張魚和蓋延都同時松了口氣,二人對視時,張魚朝他拱手:“我留于此處,望將軍戰(zhàn)無不勝!”
蓋延不喜歡,甚至是討厭張魚這位的皇帝近臣,但他仍是與之對揖,然后就駕馭著烈馬,沖了出去!
漁陽突騎昨天確實折騰得夠嗆,虧得早上吃了第五倫從后軍調(diào)撥給的豆、麥,稍稍恢復(fù)了馬力,人雖然疲倦未解,但隨著一聲聲的呼嘯,還是打起了精神,跟著蓋延縱馬而出。
兩千騎行至赤眉軍前一里地,在最后一次停下集結(jié),準備作戰(zhàn)時,蓋延從他們面前掠過,他的大嗓門,也不需要土制擴音器幫忙,就能把心里話喊得所有人都能聽見。
“今日沒有伏兵專門在林子里等著突騎!”
“吾等也不必再駐馬而射、穿插拉扯了。”
他拔出環(huán)刀,指著專門提防突騎的上萬赤眉,如今,他們是擋在馬援與蓋延之間的唯一敵人。
“此去,只需陷陣潰圍!一往無前!”
……
馬援的豹尾旗,已經(jīng)深深契入赤眉軍后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