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請自來》,也就是《薔花紅蓮》美版,按照制作成本來算,真的是低成本!
400萬美元,即便放在國內,也不算很大的一筆資金…
《功夫之王》,其他演員的片酬就不止這么點了——李連杰和程龍是投資人,不占片酬…
400萬美元,還想著讓其他人投資,然后自己收取發(fā)行費?
這也太不要臉了。
無恥!
霸權主義!
美式合作!
擺明了就是只想占便宜,還不肯出力…
沈夢溪無所謂,反正100萬美元的改編費,他已經(jīng)到賬了,按理說希杰傳媒應該也一樣…
反正《薔花紅蓮》已經(jīng)大賺了一筆。
讓人想不到的,希杰方面的人居然一口答應了!
而且言談中,居然還有一種很榮幸的感覺…
人家在占你便宜……
服了!
……
希杰都同意了,沈夢溪哪還有什么沒意見?
他只是‘創(chuàng)作者’而已。
第二天約了美版的編劇道格·米洛。
沈夢溪知道他,未來他是《毒梟》的編劇…
《毒梟》,奈飛神劇,支撐了2015年之后奈飛的高逼格。
道格·米洛也一躍成了好萊塢一線大編?。?br/> 當然,他現(xiàn)在只是給夢工廠寫劇本的小編劇…
沈夢溪給了自己的建議:“尺度可以放大一點,也不用像韓版那樣,我們從一開始就直接揭露真相:安娜殺了母親還有妹妹…”
主角的名字從薔花改成了安娜…
道格·米洛搖頭:“…不對,是姐姐,安娜因為潛意識里嫉妒姐姐的男友,所以殺了她,她有著戀父情節(jié),所以,殺了后媽…”
沈夢溪咽了下口水…
你們老美玩的這么大?
還戀父?
可能是擔心原作者生氣,道格還解釋了:“400萬的投資,不加一點刺激鏡頭,很難拿到高票房!”
“…你說的有道理…”
“還有,安娜潛意識里是個精神病殺人狂,她不止殺了家人,還把醫(yī)院的護士、主治醫(yī)生也殺了…”
聽到這,沈夢溪不能接受:“那就成了簡單的殺人狂故事了!”
“不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臆想中的事情,人格分裂的產(chǎn)物,我們不用拍攝安娜殺人的具體鏡頭…”
“《致命id》?”
“對,我們要往懸疑方向引導…”
沈夢溪也來了興趣:“那安娜的最終人格?”
“被她父親殺了!”
“…真是個精彩的故事!”
聽到這,沈夢溪沒有話說了…
嘖嘖,一個好好的心理懸疑片,被改成了多重人格血腥恐怖片…
可能這就是老美的口味。
很多在亞洲備受推崇的恐怖片,一旦改成美版,精髓立馬蕩然無存,成了批量化,快餐化的速成品…
美式恐怖片,相比較亞洲片種,他們大多的要的只是單純的感官刺激,不愿費腦子想。
所以《咒怨》、《午夜兇鈴》原版一個小時才出現(xiàn)鬼的電影在美國賣的很差,但是翻拍之后,反而都大賣了!
《薔花紅蓮》也一樣,可能在道格·米洛看來,劇情節(jié)奏偏慢,而且沒啥刺激鏡頭,不夠吸引人…
《薔花紅蓮》也在美國發(fā)行了,小規(guī)模上映,票房很差。
他這么改,沒準這能大賣!
但是,這玩意這么改還能叫美版《薔花紅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