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其中抽出帛書,在案頭鋪開,嬴政仔細瀏覽,從頭到尾看完,他心里也清楚了攻破武安的過程,以及楊端和的要求。
放下帛書,嬴政閉著雙眸思考了片刻,然后掙開雙眼:“趙高,傳王綰,尉繚,馮去疾,蒙驁,李斯入章臺宮。”
“諾。”
趙高離去,嬴政眸子始終平靜如水,只是他心里喜悅大于悲痛,三萬將士換一座城池,自然是虧的。
但是,若是換取武安,還是值得的。
大秦銳士攻破武安,從此將趙國攔腰斬斷,使得趙國邯鄲無法支援井陘關(guān),井陘關(guān)也許呼應邯鄲,從此大勢歸秦。
“封賞……”
看著帛書最后提及的封賞一事,嬴政沉吟不語,他清楚楊端和的意思。
以封賞激勵軍心,從而迎接下一場血戰(zhàn),畢竟不管是南下進攻邯鄲,還是北上合圍井陘關(guān),等待楊端和的都是硬仗。
但是,這個封賞很難下,是全部一起封賞,還是先行封賞一部分,以及戰(zhàn)功的核實……
“臣等拜見王上,王上萬年,大秦萬年——!”就在嬴政思考之時,以尉繚和馮去疾為首的眾臣走進了章臺宮。
被聲音驚動,嬴政頷首示意:“諸位愛卿不必多禮,都起身,入座?!?br/>
“臣等謝王上?!?br/>
眾臣落座,嬴政示意趙高將帛書遞給尉繚:“諸位愛卿,金令箭使者傳來消息,楊端和攻破武安?!?br/>
“帛書之上便是攻城過程以及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諸位愛卿傳閱,然后告訴寡人解決問題的辦法。”
“諾。”
點頭答應一聲,眾人紛紛將目光看向了尉繚手中的帛書,一時間,眾人也在思考關(guān)于武安的問題。
都是聰明人,就算是沒有帛書,他們也能夠猜測出一些問題,因為這些年,大秦朝臣處理這樣的事,沒有八十也有十八了。
大多都在心里,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范,只需要套用就可以。
一刻鐘后,眾人都傳閱了一遍,最后李斯將帛書遞給了趙高,再一次回到了嬴政的案頭。
武安城破,李斯一下子想到了趙術(shù),在他看來,趙術(shù)此人仿佛運氣驚人,這才到達武安數(shù)日,武安變被楊端和攻破。
若是趙術(shù)沒有死在戰(zhàn)爭中,此戰(zhàn)結(jié)束后,必然會有封賞。
這一刻,李斯心下多了一份期待,他在帛書的最后,看到了楊端和請功的話。
“王上,如今武安城破,我軍將趙地一分為二,邯鄲與井陘關(guān)首尾不相顧。”
尉繚作為國尉率先開口,朝著嬴政:“在這個時候,邯鄲作為趙國都城,糧草兵器都充足,短時間之內(nèi)無憂。”
“但是,井陘關(guān)就不一樣了,李牧率領(lǐng)大軍,足有二十萬之眾,本身就就食代郡等地?!?br/>
“這一次楊端和攔腰斬斷,二十萬大軍繼續(xù)就食代郡,沒有了邯鄲支援,遲早都會糧絕。”
“此戰(zhàn)結(jié)束之后,優(yōu)勢在我,我大秦滅趙,已經(jīng)板上釘釘,再也不會變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