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山下本來就有方東全他們遺留下來的一百多山民,如今又有跟著李軒他們一起過來的將近兩百多人,使得此地的人口已經(jīng)增加到了三百多人。
只是其中的青壯不多,只有五六十人而已,因為更多的青壯都還在方東全的率領(lǐng)下帶著官兵在大山里兜圈子,就算一切順利也還得好多天后才能回來。
大部分剛到此地的村民們正在收拾房屋,因為房屋不夠住,一部分人還在砍伐竹木搭建木屋。
因為時間緊迫,因此他們搭建的木屋非常的簡單,連土墻都沒有,只用樹木和毛竹為框架,樹枝為頂。
如果是文人雅士,興許他眼里的景象是這樣的:林間小屋后是一片翠綠青竹,竹林隨風(fēng)輕晃如同波浪彼此起伏,蕭蕭竹聲中還夾雜著鳥兒鳴叫。
門前的鵝卵石小徑旁的青草的嫩芽沾著清晨的露珠,在陽光下如明珠般晃眼,木門兩旁的木板上刻著對聯(lián),上書:野筍山蔬,高臥不須愁酒友;竹床藤枕,暢懷何必慕仙家。
不過在李軒這個俗人的眼中,這木屋實在是太簡陋了,根本就無法遮風(fēng)擋雨,頂多頂多就是勉強能夠遮陽。
走過去問了幾個正在搭建房屋的人后,李軒得知,他們現(xiàn)在搭建的木屋只是臨時所住,等安頓下來后,他們會開始制作泥磚,采來山石,然后在建真正能夠長時間住人的房屋。
部分房屋前后,栽種著果蔬,雞鴨穿梭其中悠然自得,一排排房屋的正前方,則是一片小平原,平原的一小部分已經(jīng)被開墾,種植著水稻以及其他農(nóng)作物的田地,此時正值盛夏,水稻田里的水稻已經(jīng)長的很高了。
按照這個季節(jié)以及水稻的長勢來看,李軒知道這些水稻不用多久就會結(jié)出一株株的稻穗,到了七八月時分這片早稻就能收割了。
不過李軒前世對農(nóng)作物的了解也不深,也無法從一片青綠的水稻中看出來產(chǎn)量如何,只是從長勢來看應(yīng)該不錯,這得益于此地的幾條溪流水量充沛,地勢平坦,哪怕是沒有什么大規(guī)模的水利工程,但是也足以引水澆灌農(nóng)田。
如果只從表面上來看,這應(yīng)該是一個遠離塵世喧嘩的世外桃源!
不過李軒卻是知道,這片世外桃源的背后,卻是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土匪窩。
也許這些土匪在以前只是吃不飽飯的普通村民,但是如今他們卻是土匪。
不過李軒心中卻是不準備批判他們,因為李軒他如今就就在這土匪窩里,而且還是被方東全他們當成了皇帝,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李軒就是這座土匪窩里名義上的土匪頭子。
第二天,李軒用過早飯后就是到里屋看董蕓蕓的情況。
董蕓蕓沒有和昨天那樣昏睡著,而是半靠在床上,一旁的珠兒正在她喂粥。
李軒上前問道:“感覺好些了嗎?”
董蕓蕓看見李軒,輕輕推了推珠兒的手,示意等會再吃,同時道:“有勞公子費心了,妾身感覺比昨天的時候好多了!”
“這樣看來,錢先生的新方子應(yīng)該是有效了!”李軒上前仔細看了看董蕓蕓。
此時的她雖然看起來臉色還有些蒼白,不過精神明顯要比昨天的時候要多了,這樣的她讓李軒寬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