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有石油嗎?”意大利首相喬瓦尼?喬利蒂召集了石油方面的專家學者,向他們提出了這個疑問。
“首相閣下,那里怎么可能會有石油?我們早就對那里進行過勘探了,那里根本就沒有石油!”意大利的專家學者們,這樣回答喬瓦尼?喬利蒂。
盡管心中還是有一些疑問,但喬瓦尼?喬利蒂已經(jīng)不再糾結這個問題了。就算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真的有石油,如果能夠借此來修復和德意志帝國之間的關系,那也是值得的。不過,喬瓦尼?喬利蒂也認為,一片沙漠的北非,怎么可能會有石油呢?
喬瓦尼?喬利蒂指示意大利特使,答應秦天的要求。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德國人真的在北非找到了石油,喬瓦尼?喬利蒂要求意大利政府在未來北非的石油收益當中,獲得百分之四十的份額。
畢竟,意大利也是一個極度缺乏石油的國家。如果北非有石油的話,就能夠直接通過海運運回國內(nèi)了,那樣的話,遠比從其他國家購買要劃算得多。
對于意大利人的要求,秦天沒有拒絕。
現(xiàn)在的德國,正在大規(guī)模的儲備石油。在海軍的大部分戰(zhàn)艦都選用燃油鍋爐,陸軍大規(guī)模的采購卡車,以及民間的汽車保有量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德國對于石油的消耗,也越來越大了。為了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多的石油,秦天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開采北非的石油。盡管,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那里的油田鐵定會落入到協(xié)約國的手中。但秦天相信,經(jīng)過一兩年的開采,可以讓德國儲存足夠多的石油。這樣的話,也就基本上能夠應對未來的戰(zhàn)爭了。等到戰(zhàn)爭打贏了,油田自然就能夠奪回來了。并且,還能夠以此為理由,進一步的向戰(zhàn)敗國勒索更多的財富。
有了德國的支持,意大利王國對于這場戰(zhàn)爭,更加的有信心了。
意大利王國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地區(qū)的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為借口,先發(fā)制人,搶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于1911年9月28日向其發(fā)出最后通牒,威脅入侵上述地區(qū)。土耳其呼吁各國制止意大利的入侵企圖,可是各大國卻都勸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意土戰(zhàn)爭爆發(fā)了。
意大利軍隊的戰(zhàn)斗力雖然很菜,但身為西亞病夫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沒有強到哪里去。盡管,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當?shù)厝说姆纯?,讓意大利王國損失慘重。但是,當意大利派遣到戰(zhàn)場的軍隊多達十萬人之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是打不下去了。
這場戰(zhàn)爭,持續(xù)了近一年的時間,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慘敗而告終。意大利王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于1912年10月18日在洛桑附近的烏希簽訂條約。
條約規(guī)定,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必須從班加西省撤出所有軍事人員,但作為回報,意大利將歸還羅得島和12個靠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島嶼。班加西省將有一個特殊地位,有一個攝政和法官代表哈里發(fā)。任命這些攝政和法官之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人將詢問意大利政府。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政府將負責攝政和法官的有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