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托卓群的福,在郵市里嘗到甜頭的人里,還有許老板這一號。
1997年的春節(jié)之后,由于行情始終處于上升通道。
再加上許老板跟著卓群炒作的兩種“田村卡”又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
“梅蘭芳”和“豬卡”向上攀升所帶來的利潤,用于支付高額利息之后,居然還有富余。
因此這位老兄立馬躋身市場上大郵商的行列。
而且隨著價格持續(xù)上漲遠(yuǎn)遠(yuǎn)拋離了成本區(qū)。
許老板頭段時間的惶恐情緒也全都扔到“爪哇國”去了。
他對后市越來越看好,玩兒的越來越大膽,一直都沒有給卓群打過電話。
甚至到了二月底,他直接就把自己的攤子交給妻弟來經(jīng)營了,從此再不過問。
而他自己,只專心致志的用籌借來的錢炒“田村卡”了。
這也是很自然的事兒。
像行情這么好,價格天天在漲。
這就像是天天有人在托著他騰云駕霧的走。
他根本不必費(fèi)什么勁,每天只要坐等別人陸續(xù)送上門的錢,然后轉(zhuǎn)手換成“田村卡”。
就有大筆大筆的利潤輕而易舉落入袋中。
說白了,他的層次完全不一樣了。
如今做的是長線投資的大買賣,已經(jīng)成了在市場家喻戶曉一方人物。
再不必像過去那樣守著柜臺,事必躬親,塊兒八毛的掙小錢了。
尤其是進(jìn)入1997年3月。
郵市的行情變成了根本不回頭的瘋狂上沖,變成了不分品類的全線上漲。
無論是誰,都是目瞪口呆瞅著自己手里的貨。
隨著小時,隨著分鐘,“蹭蹭”地往上躥升。
這還是從未有過的現(xiàn)象,堪稱萬馬奔騰,那真是天上直接掉錢呀。
只要手里有貨的,人人都是贏家!
反倒是手里的現(xiàn)金,一下子變成了人們焦慮所在。
于是幾乎市場上所有人,都如同進(jìn)入了四十大盜的寶庫一樣,迸發(fā)了極大的狂熱。
大家伙像高呼“芝麻開門”的咒語一樣,齊聲歡呼著“買!買!買!”
而許老板當(dāng)然也與市場同步,豪邁無限的一路狂收上去。
“梅蘭芳”,他從七千五元一直收到了一萬三千元。
“豬卡”,他也從一千六收到了三千。
這兩個前期熱門品種,雖然由于積累的漲幅過大,眼下已經(jīng)不是跑在最前面的了。
但因為許老板囤貨較早,手里貨非常足實。
他從中所獲的利潤照舊是相當(dāng)可觀,非一般人能比的。
實際上,他反倒因為在市場里的名氣越來越大。
那些自己不敢炒,貪圖高額利息,主動給他送錢的人越來越多。
他的資金量又跨越了一個很關(guān)鍵的門檻,進(jìn)入了千萬級。
這筆錢要換算起來,其實并不亞于二十年之后的十個億。
那么在當(dāng)時的月壇郵市里,他已經(jīng)當(dāng)之無愧屬于上層行列的大佬了。
所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獲得晉級的許老板,也就像鯉魚跳龍門一樣加入了新的圈子。
每天跟他打交道的人,變成市場上七八個同樣身家過千萬的大郵商,還有在郵市上手握大權(quán)的管理者裴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