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覺和李青璇回到蕪海別墅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
兩人吃過晚餐之后,李青璇讓人幫周元覺找來了一些必要的道具,無奈的看著他又把自己關(guān)在了訓練室里。
訓練室中,周元覺盤膝坐在房間正中央,在他面前,有一個半人高的燭臺,燭臺之上,是一根大紅色的蠟燭。
他的雙目聚焦在了蠟燭的燈芯之上,渾身的氣息伴隨著這種注視逐漸沉靜了下來。
他開始嘗試集中注意力,將精神、意志、靈魂等等不可琢磨之物都凝聚成一團。
本身,周元覺修習紅隼拳的時候就曾經(jīng)練習過一些斂息凝神的技巧,再加上如今領(lǐng)悟圣而明之,精神意志已經(jīng)十分強大,他自認要做到將精神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點,并不是一件難事。
但是,真正去做的時候他才知道,事情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簡單。
憑借著自身強大的意志,借著凝視燈芯這一行為的輔助,他確實能夠做到最大限度的將精神凝聚成一團,但這一團精神,卻始終無法做到如偉豐毅一般,如珠玉一般圓潤。
在他的感覺之中,他集中在一起的精神是“凹凸不平”的,甚至連形狀都經(jīng)常改變。
如果說偉豐毅的精神凝聚起來是一顆能夠散發(fā)光芒的寶珠,那么周元覺的精神就是一塊沒有經(jīng)過仔細打磨的頑石。
不過很快,他就找到了原因。
之所以他的精神會“凹凸不平”,是因為細微的雜念在不停的生滅。
如果不是在“燃燈法”的幫助下將精神最大限度的集中,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精神之中,居然還有如此細微的雜念隱藏。
心猿意馬。
也許普通狀態(tài)下這種問題還不明顯,但在精神極度集中的狀態(tài)下,有些細微的問題就凸顯了出來。
靜心凝思,圓潤無暇。
究竟應(yīng)該如何做到?
周元覺回想著當初韋豐毅展示燃燈法之時的場景,微微有了明悟。
凝視燈芯,關(guān)鍵意義不僅僅只是集中精神,更在一個“燃”字上。
他開始嘗試用自己集中之后的精神,去點燃燈芯。
很顯然,這種違反了物理常規(guī)的事情不可能成功,但在精神之中,周元覺卻獲得了他想要的東西。
在他的凝視之下,眼前的燈芯似乎真的燃起了一道微弱的火光,這道火光充滿了溫暖、智慧、安定、祥和的感覺。
這是智慧和覺悟的火光。
這火光不僅僅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更出現(xiàn)在他的心中。
他那凝聚一團的精神似乎就被擱置在這火光之上,緩緩煅燒,雜念漸漸消失,就像是百煉精鐵,在烈火煅燒之中變得更加純粹。
心火煅燒,真靈百煉。
這個時候,他終于知道,韋豐毅那圓滾滾的精神感覺,究竟從何而來了。
那是經(jīng)過燃燈法的心火煅燒之后,所得到的存在,代表著心靈的大定。
隱約之中,周元覺感覺到,韋豐毅的狀態(tài)其實還并不是真正的巔峰。
真金百煉,到了最后,意志之中明光自顯,沒有分毫雜質(zhì),金燦燦,圓滾滾,這才應(yīng)該是最高的境界。
這讓他想起了道家所描述的金丹。
原來,佛道本同源,修行之路,殊途同歸。
受限于本身的武道水平和身體強度,在燃燈法之下,韋豐毅僅僅只能燃起“心中之火”,卻無法燃起“身上之火”。
但他不同,他是領(lǐng)悟了圣而明之,能夠一定程度將精神和身體相互融合的強大武道家,有了這心中之火,他能做到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