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渾身又是一顫,知道現(xiàn)在說什么都沒有用了,她只能將當年之事和盤托出。
外面陽光正好,但是廂房內(nèi)卻異常冰冷,像是要結霜一般。
牛氏看著藺氏和趙氏的臉,只能慢慢說出當年之事。
當年牛氏的婆婆做的豆腐很好吃,而藺家老太太正好又喜歡吃她婆婆做的豆腐,因此指定她婆婆常年往藺府送豆腐,她婆婆為人脾氣好,又很會說話,一來二去的,她婆婆和藺家老太太就熟悉了。
四月的有一天傍晚,她婆婆照例去給藺家送豆腐,回來的時候卻慌慌張張帶來了一個孩子,孩子像是剛出生的孩子,臉上甚至還泛著紅色連浮腫都未曾消去,胎毛也未曾褪去,鼓著兩只眼睛,眼皮子都睜不開。
當時她和她男人問她婆婆孩子是從那里來的,但是她婆婆死活不肯說,只說這孩子以后她要養(yǎng)在家里頭,就當江家的孩子養(yǎng)活著,甚至要比江家的孩子養(yǎng)的好。
她當時也剛生下孩子,她婆婆就把孩子交給她照顧,讓兩個孩子一起吃她的奶水。
她也是從那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的腳底板竟然被做了記號,而且孩子穿戴的很好,雖然沒有睜開眼睛,但是脖子上還戴著個赤金的百福鎖,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家的孩子。
她當時就留了一下心眼,暗中悄悄又從她婆婆口中套話,沒想到還真被她套出來了,她知道孩子是藺家的,當時具體為什么藺家不要孩子了,她卻不知道。
兩天后,家里一大早忽然來了一個婆子,那婆子和她婆婆神神秘秘說著話,說是要把孩子要回去,還說要等到晚上再抱走……
也就是那個時候,她動了把孩子換掉的心思,后來她趁著那婆子和她婆婆說話的時候,悄悄給她的孩子腳底板做了同樣的記號。
那一晚下著大雨,那婆子帶著幾個人來要孩子,她就趁機把自己的孩子給了那婆子,把那晚她婆婆帶回來的孩子留在了身邊……
藺家為此給了她婆婆好大一筆銀子當謝禮,但同時也給了警告,若是此事傳出去一言半語,江家肯定全部不得活。
所以這些年他們一直都守口如瓶,不敢提及一言半語。
因為是剛出生就送來的緣故,藺家人竟然也沒有發(fā)現(xiàn)送回去的孩子不對勁,畢竟剛生下來的孩子基本上都長一個樣子。
藺家沒有察覺,她又害怕自己的婆婆察覺出什么,因此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天趁著她婆婆不在的時候,把那孩子的腳底板的三顆朱砂點用熱熱的水燙傷……
聽到這里,藺氏早已泣不成聲。
她沒想到她的孩子剛出生就經(jīng)歷了這些殘忍,那么小,她什么都不知道,腳底板就被滾燙的開水燙了,那么柔弱的孩子,皮肉那么嬌嫩……
藺氏覺得渾身的每一處地方都疼,她攥著帕子捏著心口處,心口像是堵了什么一樣,連呼吸都難。
趙氏也覺得頭皮一陣發(fā)麻,她咽下一口唾沫,冷冷問道,“后來呢?”
牛氏不敢隱瞞,只得垂著頭低低說道,“后來過來有五天吧,我總覺得心虛的很,都不敢讓婆婆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