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嬴政再點名問:“哪一位是魏玄武?”
此時,冒頓已滿心歡喜地走回到自己的座席。他看了看長生,拱了拱手。卻被聽到皇上點名,而迅速起身應答的魏玄武擋住。
“回皇上,在下魏玄武,來自四大宗師之首的信陵君門下。”
“哦,名門弟子前來,朕十分欣慰,非常歡迎。請坐吧?!?br/> “謝皇上?!?br/> 魏玄武規(guī)矩地坐好,聽著宣示臣官宣讀他的卷冊文章,又仔細聽著諸位上卿大臣們的評語,心里還是很佩服的,他著實沒有想到,大秦才是天下英才聚集的地方。眼前的皇上,才是天下最睿智、最開明、最圣賢的帝王!
“不過,”宣讀完畢,皇上問道:“為何你卷冊中強調孔子的周禮?還要求大秦同意儒家堅持的罷黜百家!”
“回皇上,在下前來參加大比,是受恩師之命。至于大秦為何要大比,在下一到都城,便知曉大尊者殿下正組織博士臺重修四書六經(jīng),以為要倡導儒家的克己復禮?!?br/> “哦,哈哈……”嬴政大笑道:“你倒爽快,這里有三點,一是,爾直接稱大尊者,你是說的長生小皇兒嗎?”
“是的,皇上?!?br/> “也就是說,爾等并不以為自己在大比中有勝算,亦或說,已認定長生就是大尊者了嗎?”
“是的,皇上?!?br/> “哦,朕也說說感覺,從目前情勢來看,爾所預計也沒錯。不過第二點,爾不知四書六經(jīng)乃百家之說,其中,只有《論語》與孔子有點關系,卻也并不是出自此人之手嗎?而且,他們所闡述的觀點,只是在詮釋老子的思想?!?br/> “嗯,是在下妄言了,請皇上恕罪?!?br/> “無罪,無罪!”嬴政笑道:“爾等都是朕通過大比選出的賢人大才,朕也就不避諱,說說私下的話。長生的母親姜夫人,很喜歡百花齊放,她說:只有百花齊放才是春天。朕以此悟出一個淺顯而簡單的道理,文化的春天,就是百家共存、百家爭鳴。這甚合朕意!所以,你們的文章,也是一家之說,何罪之有?。】鬃优c當今的四大宗師,都是我中華史上的大教育家,俗稱儒家。所以,與爾師及其他三大宗師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比較,孔子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不過較早一些罷了。”
“皇上教導甚是英明,吾等以為以前六國重用其他各家,合縱伐秦,屢屢失敗,大秦一定會痛恨諸子百家,而會采納儒家罷黜百家之說。”
“非也,大秦強盛,也是諸子百家合力并存,揚長避短而成。”
“在下這就懂了,謝皇上。”
“另外,第三嘛,爾所言的克己復禮,乃指周公所創(chuàng)之禮乎?”
“是的,皇上?!?br/> “周公并不是打得天下,在位七年多,便還位于周成王,也是踐行了他自己的承諾。而朕的大秦,是在被多國合縱攻打之下,為自保而強大起來,最終奪取天下。朕也會傳位于后人,但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利國利民的‘秦禮’。希望世人也再給朕七年多,朕將會傳給后人一個真正的、天下一統(tǒng)的強盛大國體系。這包括善待博士、能人和工匠,徹底統(tǒng)一馳道、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貨幣,實行郡縣制,解放奴隸,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開挖運河、水渠,修建長城,開明吏制、推廣上林苑,再在全國各處都修建幾個大糧倉……,只須七年多,朕定將完成這些宏偉大業(yè)。”
“皇上圣明、浩德。提起統(tǒng)一文字,在下還有話想說,不知可否?”
“但說無妨?!?br/> “聽說皇上下令焚燒舊籍,是為了統(tǒng)一文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