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聚將!”
隨著咚咚咚的鼓聲,吳山鎮(zhèn)的眾將領,紛紛趕到領主府,連文官們也一并來了。
會議上,林遠直接開門見山。
“南面的鐘相叛軍,威脅越來越大了,我們必須在他們整合之前,主動出擊?!?br/> “主公,百姓們剛剛安定下來,不宜再打仗了!”
林遠的話音剛落,公孫賀就出言反對。
“稟主公,吳山鎮(zhèn)的糧食,只能維持百姓兩個月,沒有多余的錢糧再打了?!崩畋舱境鰜矸磳?。
“你二人負責掌管吳山鎮(zhèn)的內(nèi)政與錢糧,辛勞無比,我又何嘗愿意打仗,不過,這一場戰(zhàn)斗,是必須打!”
林遠態(tài)度十分堅決。
“鐘相叛軍禍亂一方,置當?shù)氐陌傩沼谒罨馃嶂?,我秘授岳元帥的將令,自當要替他分憂,保境安民?!?br/> “二位都不用再勸了,進攻鐘相起義軍之事,必須進行?!?br/> 公孫賀與李冰見此,也不敢再多言語。
而就在這時,斥候周康走了進來。
“稟主公,楊幺已經(jīng)整合完鐘相叛軍,得兵力8萬,他派遣陳友諒為先鋒,統(tǒng)兵3萬向東攻打龍魂大少,他自己,則統(tǒng)兵5萬,直奔我們而來?!?br/> “陳友諒?”
林遠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后,蹭的一下就站了起來,他很快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tài),便又恢復了平靜。
“主公,這個陳友諒,可是有其特別之處?”眾人也是詫異林遠的反常,公孫賀當即開口詢問道。
“呵呵,何止是特別,簡直就是**煩。”
陳友諒,原名陳九四;元朝末年群雄之一。
其為人奸詐狡猾。
他先是投靠倪文俊,后又殺倪而投靠徐壽輝,取得徐壽輝的信任后,直接發(fā)動了兵變,囚禁了徐,自立漢王,攻占了長江以南的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成為當時勢力最大的起義軍首領。
連朱元璋都不是他的對手。
后來鄱陽湖大戰(zhàn),陳友諒率領60萬大軍,全面碾壓朱元璋,但是正當他志得意滿之時,卻被流矢射中腦袋,不治身亡,60萬大軍也一哄而散,被朱元璋徹底翻盤。
陳友諒,有心計,有城府,是不世出的梟雄。
他和朱元璋相比,一點都不遑多讓,唯一欠缺的,就只是一點運氣。
鄱陽湖大戰(zhàn),陳友諒麾下的第一猛將張定邊,所向無敵,單槍匹馬直取朱元璋中軍,三箭都沒能將朱射死,可見朱的運氣有多好。
而反觀陳友諒,身處漢軍后方壓陣,居然能被流矢射中腦袋。
運氣之差可想而知。
也許陳友諒的命運早就被上天安排好了,陳九四,離九五真的只差一點。
像這種梟雄出現(xiàn)在鐘相起義軍中,讓林遠不得不防。
陳友諒都出現(xiàn)了,那么張定邊肯定也出現(xiàn)了。
元末第一猛將!
這位武將的恐怖程度,恐怕不比歷史上任何名將差。
都說常遇春是明朝第一猛將,人稱常十萬,給他十萬大軍就能縱橫天下,但是與張定邊比起來,常遇春依舊差了一點。
張定邊,元末湖北人,與陳友諒是發(fā)小。
此人熟讀兵法,不僅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而且武力值更是高的可怕。
義軍北伐之時,張一路斬將奪帥,率領的軍隊連戰(zhàn)連捷,后來其他幾路義軍身陷埋伏,被元朝主力消滅,張居然能帶領自己的部隊完好無損的回來,可見他的統(tǒng)帥能力有多可怕。
鄱陽湖大戰(zhàn)時,張一眼便瞧出了朱元璋陣營的破綻,親率一條小船,直奔朱元璋的中軍大營而去,造成了明軍的不攻自亂。
后來如果不是常遇春及時回援,暗箭射傷張定邊,恐怕老朱都要交代在他手中。
但即便張定邊受傷了,依舊單槍匹馬從老朱的重重包圍中殺出,甚至還斬殺了老朱的數(shù)十員戰(zhàn)將。
如果單論統(tǒng)帥領兵,他不弱于徐達。
如果單論武力勇猛,他更強于常遇春。
后來陳理投降老朱后,張定邊就出家當了和尚,七八十歲時,依舊能徒手搏殺猛虎,九十多歲時才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