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數(shù)日,李縱便帶著鶯兒、郡主,在這郡城里四處轉(zhuǎn)悠。
其實,這古代的景色還是很美的,幾乎全部都是原生態(tài),就連地上的青苔,都能看出似乎別有一番詩意。
當然,這也得看那個去欣賞的人,是帶著如何一種心態(tài)。
因為城中除了住的地方,吃的地方,還有一些亭臺什么的,基本上也就沒什么好去的了。
為此,劉子燁倒是建議不如去佛寺里瞧瞧,正好,陸議認識一位高僧,這位高僧的佛理還是可以的。
平時,有空沒空,陸議便跟對方也常常討論佛理。
李縱對討論佛理并沒有什么興趣,更別說還是一個佛教的。
后世的那些??酉慊疱X的,不就是佛教,打著信仰的名義來賺錢。
不過,既然不收門票費,倒是去玩一趟也不錯。
一旦說好了,第二天,一行人便直接動身。
而且,劉子燁還是很期待,當李縱跟佛理碰撞上的話,會發(fā)生什么。
路上,他便問道:“不知李佩弦你對佛如何看?”
陸議也很好奇,望著他。
在陸議看來,這佛教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這也是為什么,佛教一直都有那么多信徒的原因。
據(jù)說在某朝代的鼎盛時期,去當和尚的人占了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當然,這個全國,指的是某割據(jù)勢力。
足可見這佛教的魅力。
不過這個時代的佛教還沒到那么夸張。
畢竟,也才剛剛傳入沒兩三百年。
通過劉子燁,李縱倒是了解了不少有關(guān)這時代佛教的基本情況。
最后,倒是毫不客氣地說:“我并不喜歡佛教,甚至,還可能有那么一絲絲的厭惡?!?br/>
“為何?”
劉子燁于是問道。其實他對佛教也沒什么興趣,但是你說他對佛教厭惡吧,那也說不上。
見鶯兒也都在看著自己,好像在說,你為什么不喜歡佛教,李縱也是解釋道:“因為佛教這東西,雖說的確可以讓人心安,可它有一點不好的就是,它的佛容易變質(zhì)?!?br/>
“什么是變質(zhì)?”
劉子燁便立刻追問。
李縱便道:“亂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關(guān)門避禍。盛世道士歸隱深山,和尚出門賺錢?!?br/>
此時此刻的佛教當然還沒有走到那一步,所以,李縱在后面又補充道:“可能如今未必是這樣,但是將來,一定會這樣?!?br/>
陸議卻是細細地品味著李縱的這句話。
若有所思。
當然,這只是小小的插曲罷了,進了寺廟,這寺廟還不算大,因為佛教此時還沒有那么輝煌,所以,無論是外在,還是內(nèi)里,仍然十分樸素。
廟里因為不大,所以攏共也才不到三五人,足可見,現(xiàn)在這佛教,還沒怎么起步。
寺廟的主持是一位叫做覺悟和尚的和尚,見到陸議來了,也是十分熱情地招待。
不過,卻是被李縱拒絕了,他就不坐下來了,也沒空去聊什么佛理,他只是來參觀、看看平??床坏降木吧T了。
然后因為早已知道了李縱的態(tài)度,所以,干脆劉子燁也是跟覺悟和尚說了一聲,覺悟和尚也表示請隨意,如此,便各自己找地方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