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出了后左門,守在外面一清子,玄真,還有一瘸一拐的余先就迎了過來。
看到余先,朱瞻基有些愧意,吩咐道:“回去休息幾日,待傷好了,我會好好賞你?!?br/> 他躬身笑道:“替殿下?lián)鯙氖桥疟痉?,不敢居功。奴才的傷看起來重,實則輕傷?!?br/> 朱瞻基率先前走,似笑非笑地丟下一句。“我要去城外農(nóng)莊,你能騎馬?讓李亮他們跟上吧?!?br/> 余先不敢再逞強了,傷的再輕,也是屁股,騎馬是不用想了。
一清子和玄真都忍不住莞爾,跟在朱瞻基身后。
每次太孫對付他們的時候,總是讓人難受至極卻又說不出冤屈。但是看到他對付其他人,這種感覺還是很舒服的。
太孫殿下雖然才十六歲,但是籠絡人心,弄權的手腕,卻高的驚人。
這個時候,朱瞻基回頭說道:“回頭讓你房里的小丫頭離開,孤的名聲,不是你能拿來敗壞的?!?br/> 余先嚇了一下子跪在了地上,磕頭說道:“遵旨……”
余先這個人沒有別的毛病,就是喜歡狗仗人勢一點,從永樂八年金闊調(diào)到了寧波當鎮(zhèn)守太監(jiān),余先也官升兩級,變成了少監(jiān),成為了朱瞻基身邊的大太監(jiān)。
這個家伙雖然那東西不管用了,卻喜歡搞一些虛鳳假凰的勾當。
找對食嘛,宮里面多的是,朱瞻基也懶得管。但是他喜歡玩角色扮演那一套,還喜歡強迫小宮女,這就有些太齷蹉了。
自己這輩子都還是個小處男,他倒比自己玩的還花。
從東華門出了宮城,跑在前面的李亮已經(jīng)安排好了出行的人馬,等在了東華門和東安門之間的便道上。
幾個太監(jiān)伺候朱瞻基戴上口罩,護膝,手套。這才紛紛上馬。
李亮安排好了儀仗,眾人就騎馬出了東安門,前往朱瞻基十二歲時被賞賜的農(nóng)莊。
太孫儀仗是朱棣劃給朱瞻基的一隊羽林左衛(wèi),六十人,分成三組在朱瞻基身邊隨班。加上內(nèi)侍十二人,一個長隨,兩個貼身保鏢,最低也有三十五人跟在朱瞻基身邊保護。
從六歲起玄真和一清子到了朱瞻基的身邊,他們兩個現(xiàn)在一身功夫也都傳給了朱瞻基。雖然火候力道上,朱瞻基還比不過正當壯年的他們,但是也差的不遠。
兩個道士也不知道朱瞻基從哪里學了一套柔體術,全身軟起來柔弱無骨,硬起來力能劈石。
而且還會玩雜技,一開始他練習的時候,兩個道長也沒在意。但是現(xiàn)在他爬墻如平地,這就有些嚇人了。
皇宮的城墻,一般人哪爬的上去,但是他不用手就能直接跑上去。就是那些宮殿,他也隨隨便便就爬了上去,這可是真正的飛檐走壁??!
他們兩個道士練了幾十年,也沒有這份能力。
所以,雖然硬碰硬朱瞻基還比不過他們,但是真要打起來,兩個道長也不敢確定自己還能不能贏。
十五歲的時候,朱瞻基幾乎就是打遍宮中無敵手了,朱棣見識到了朱瞻基的本事,這才放心讓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要不是他才十六歲,還在長身體,他也不會這么瘦。
兩個人也一心想看看,等朱瞻基身體長成了,到底有多大能耐。
現(xiàn)在他們把所有的功夫都傳給了朱瞻基,朱瞻基雖然依舊那他們當老師對待,但是實際上已經(jīng)變成了朱瞻基的保鏢。
十年相處下來,玄真和一清子也沒有離開的想法。
朱棣給武當重修了道觀,武當?shù)茏舆€有不少在軍中授藝,玄真屬于是最核心的人員,哪能舍得離開朱瞻基身邊。
至于一清子,這個家伙早在五年前就從朱瞻基這里要了一個看中的宮女,在應天府成了家,現(xiàn)在兒女都有了。
明初的氣溫不算太低,但是現(xiàn)在沒有工業(yè),沒有暖氣效應,卻是真正的冷。
以朱瞻基估計,現(xiàn)在的氣溫差不多在零下五度左右。
應天府的皇宮其實位于城市的東南角,出了皇城,外面幾乎就沒有住戶了。
前世周游到過一次南京,他們現(xiàn)在走的位置就是中山陵南邊山下。后世這里是繁華的市區(qū),但是現(xiàn)在這里除了孝陵衛(wèi),還有羽林左衛(wèi)的少數(shù)農(nóng)莊,大部分都是皇莊。
朱瞻基的皇莊就在孝陵衛(wèi)駐地和皇宮之間,正對著朱元璋的明顯陵的一個村子。
因為距離皇宮近,在朱瞻基提出想要一個農(nóng)莊的時候,朱棣把這里賞賜給了他。
朱瞻基沒有種糧食的想法,他要一個農(nóng)莊,也只是為了有個能給他訓練士兵的場所。
這個時期,明軍的戰(zhàn)斗力還是很強的,而且從朱元璋時代就開始養(yǎng)馬,現(xiàn)在全國有馬一百七十萬匹,光是合格戰(zhàn)馬就有五十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