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扶蘇公子對朝堂的一些科普,懷信算是明白了一些情況。
原來還有個丞相馮去疾,只不過這個人是右丞相,李斯是左丞相。
怎么說呢,可以理解為左丞相李斯負責一些比較新穎的事情,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法。
而右丞相馮去疾則是計劃的實行者和制定人,老老實實辦事的那一種掌握實權(quán)的人。
也就是意味著懷信昨天的一頓神操作作用不大。
沒有獲得右丞相馮去疾的支持,在前期是站不穩(wěn)腳跟的。
畢竟歷史上李斯是秦國中后期才開始掌權(quán)的,這得耽誤多長時間???
懷信當然等不下去,思來想去直接讓扶蘇帶著他去拜見右丞相馮去疾。
其實馮去疾已經(jīng)知道這件事情了。
為什么?昨天整個咸陽城都傳瘋了。
“上仙施展仙人手段請神下凡與陛下奏樂高歌,不亦樂乎!??!”
現(xiàn)在整個咸陽城都知道懷信這號人物了。
作為右丞相的馮去疾能不知道?
彈劾懷信的奏折都已經(jīng)一摞堆著一摞了。
馮去疾壓根就沒考慮這件事情:
你要是神仙,得了大家全聽你的就行。
你要不是神仙?直接把你砍了就行了。
老秦人就是這么的簡單粗暴,什么大道理呀不帶講的。
再說了你講什么大道理秦國人也聽不懂:
“俺們老秦人本來就沒文化,你能咋滴?”
大家還別不信,何止是沒文化,秦國人可能連文化兩個字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在《戰(zhàn)國策》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次韓國遇了難跑去秦國求救。
秦國的宣太后——大名鼎鼎的羋月(玩過農(nóng)藥的都知道),輕蔑的看了韓國使者一眼,緊接著拋出了震驚史冊的隱喻:
我從前服侍先王的時候,先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很難受。
可是后來先王把身子壓在我的身上,我卻很舒服,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盛寵交歡如魚得水嘛!先王舒服,我也感覺到好shuang。
現(xiàn)在韓國向秦國求救,要拿什么讓俺們秦國人不覺得難受,而感到舒服呢?
合著羋月大佬繞半天圈子,說那么一段葷段子,其實就是想要好處。
幫你可以,你得給我點好處,讓我舒服。
好家伙別想歪了,要是換在戰(zhàn)國七熊(滑稽)中的其他國家,肯定是所有人唾罵不已。
一群大臣爭著搶著來給宣太后上各種女德課,為君后之道方面的禮儀課。
換你你去嗎?給大秦宣太后上課補習。
但是這件事情發(fā)生后秦國上下的反應(yīng)截然相反。
簡直就是尼瑪讓人大跌眼鏡。
這件事情傳出去后,秦國人從上到下不以為意。
不僅不會質(zhì)疑太后說話的方式,反而覺得宣太后羋月簡直就是說到了俺們老秦人心坎里!
換算成語言的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