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河回金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進宮朝見國君了。
國君揮一揮衣袖,眾臣附議。正式接受齊國投降的決議就這么拍桌定案了。楚明河還能怎么辦,侍人臣,聽君命罷了。
俯首稱是。
退朝之后,官員紛紛找他搭話,和他聯(lián)絡聯(lián)絡關系。楚明河可受不了文官們文縐縐地措辭和拐彎抹角地吹捧,雖然他不善文但還是通文的。和他們說話太累了。還不如到校場上打一架呢。
“各位大人,改日再聚吧,明河歸家心切,望各位大人體諒?!贝蠹壹娂婇]嘴了。也對,人家在外多日,想想幾日來著,十一個月,剛剛回家,惦記著一家老小。人之常情嘛,稍后再敘,無可厚非。
楚明河即使再煩這些文官,也不輕易得罪他們。畢竟自己遠在金城,有時候說話不比這些在國君身邊的近臣說的話,在國君心里有效力。
看到他們體諒的眼神,楚明河抱拳,大步前行。
楚明河身后的眾人,將軍真是思家心切啊!眨眼沒影了。
楚明河剛到家門口,一個丫鬟迎向楚明河福了福身子。朗聲道:
“將軍,夫人有請?!?br/> 楚明河點頭。
母親大人有請他當然義不容辭。
闊步向楚母的庭院走去。
見到楚明河遠遠地向她走來,楚母激動地熱淚盈眶。她的兒子精神奕奕,步伐穩(wěn)健,平平安安地從戰(zhàn)場上回來了。
兒行千里母擔憂,她的兒子去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修羅場,生死一瞬。她豈止擔憂啊,這心隨時都高懸著,深怕邊關傳來什么噩耗啊。
上蒼保佑!還好,現(xiàn)在他回來了,一次以后一年半載的不會有什么戰(zhàn)事又起,她的兒子可以在她身邊呆得久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