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
????“荀令君!”
????曹操率領(lǐng)大軍安然無恙的離開,正在前往江陵的道路上。當他們離開華容道不到兩個時辰,便看見援軍前來。并且,荀彧親自奔赴救援,曹操大為驚訝,二人見面也知此地不宜久留,便繼續(xù)向江陵奔走。
????“丞相,您是如何脫險?”
????“劉備帳下軍師‘潛龍’司馬無忌放我軍離去!”曹操感嘆一聲,他將事情的經(jīng)過一一說與荀彧聽,荀彧聽聞司馬無忌是‘水鏡先生’嫡傳弟子,也是目瞪口呆。
????“沒想到居然是他的高徒,難怪有此本事!”
????雖說荀彧與司馬徽從無交集,卻聽聞其人之名氣。并且,司馬徽孑然一身,從未正式收下弟子,多是求學(xué)之人,司馬徽亦會傳授,最后以師徒相稱的根本沒有。
????曹操問道:“荀令君為何率兵前來?”
????荀彧沉聲道:“公達傳信于我,因送信之人耽擱,延誤時辰,未能將在下的書信送至丞相處,那人折返時說丞相已然出兵,我便知曉大事不好,立即集結(jié)江陵、江夏兩地的士兵前來救援。”
????“江夏距離樊口較近,丞相就算撤退也不會引兵前往,劉備必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故此公達亦會讓丞相引兵前往江陵,而華容道是最快抵達的關(guān)隘。在下恐丞相遇危險,這才前來?!?br/>
????“莫不是令君知曉我軍必敗?”曹操淡淡地問道。
????荀彧躬身回道:“公達送信于我,戰(zhàn)船首尾相連也說了。此計初看時,在下也十分贊同,乃是良策。但是,在下又反復(fù)思索終于發(fā)現(xiàn)戰(zhàn)船的劣勢就會無限擴大,要是敵軍用火攻,我軍必會失利?!?br/>
????“在下再給予公達回信之時,便提到這事,奈何信未能及時送至丞相之手!”
????曹操看了一眼荀彧,又看了身邊的荀攸,無奈的嘆息一聲。若是荀彧回答我軍必敗,曹操必會嚴懲不貸,擾亂軍心。但是,荀彧、荀攸二人對自己忠心耿耿不說,更是在危難之時強撐著身體前來救援,這份功勞讓曹操釋懷,也就不予追究。
????此次大軍出征以前,荀攸便曾勸阻,奈何自己一意孤行,迫不及待的想要攻陷江東,才會有此結(jié)果。當初,荀攸也指出其中的缺陷,偏偏忽略了火攻,也不能想到會有東南風(fēng),仿佛一切注定似的。
????“我軍大敗,元氣大傷,令君可有良策?”曹操沒有親自承認錯誤,不過也反思了自己行為,又接著詢問眼下該如決斷。
????“退回許昌!”荀彧像是早已知道曹操有此一問,連忙說道:“赤壁失利,乃是一次重創(chuàng)。此次我軍折損兵力有十余萬,荊州水軍全軍覆沒,就連新編制的水軍也死之八九?!?br/>
????“西涼軍馬騰父子虎視眈眈,知曉我軍赤壁大敗而歸,士氣大跌,必會攻擊我許昌,滋擾后方。如果沒有丞相坐鎮(zhèn),怕是難以抵擋住西涼軍的步伐,只怕那時后果不堪設(shè)想?!?br/>
????于是,曹操決定聽從荀彧的建議,立即回撤北方。另外,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人繼續(xù)鎮(zhèn)守將領(lǐng),文聘則守衛(wèi)江夏,襄陽則由樂進駐守,當陽則是滿寵駐守,以防孫劉聯(lián)軍進攻。
????曹操退回許昌,司馬無忌、趙云等人則回到營中,而劉備也接到捷報,曹操兵敗于赤壁,立即與張飛一同前來迎接諸葛亮、關(guān)羽等人。當司馬無忌、趙云回營知曉劉備前來,連忙前去參拜,二人躬身施禮,劉備便命他坐下來。
????諸葛亮開門見山地說道:“無忌、子龍,你們二人可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