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而使人歡欣的季節(jié)。但此時的北京城里的情況卻截然相反,顯得極其哀傷而壓抑,尤其是各大衙門,更是如此。
????滿城官民所以如此,只因為一個老人在此時撒手西去。這個老人的名字,叫楊寓,字士奇!
????楊士奇,江西泰和人,大明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自建文朝入官以來,歷經五朝,官至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禮部侍郎,可謂是位極人臣。
????在他與另兩位內閣同僚的共同努力輔佐之下,大明在開國數十年后,終于迎來了第一個清明盛世——仁宣之治。當年因為太祖和太宗南征北討而空虛的國庫因此徹底充盈起來,百姓安居樂業(yè),內憂外患一掃而空。
????而他,還有另兩名內閣同僚楊榮、楊溥更是被后人并稱為“三楊內閣”,在后人眼中,此一屆內閣是大明兩百余年來最是團結與賢達的內閣,比之孝宗時的劉謝李三人的內閣更叫人心向神往,道一句大明第一內閣也不為過。
????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歷經五朝,為朝廷,為百姓殫精竭慮數十年的老人們終于一個個都走到了自己的生命的盡頭。
????四年之前,楊榮病逝,四年之后,輪到了楊士奇。三楊內閣如今只剩下碩果僅存的楊溥獨立支撐著這個盛世天下,但后來者卻還未出現。誰又能接他們的班呢?
????這是如今這盛世大明的疑問,也是天下臣民在知道楊士奇去世后的疑惑,大明在三楊之后將走向何處?
????楊士奇的去世震動朝野,不但官民致哀,就是天子也為此輟朝一日,并下旨致哀,隨后很快地,就把他死后的哀榮都宣了出來——謚號文貞,贈太師。
????京城的三月陷入了一片哀悼中,但也有人對此卻頗感興奮,因為他知道,隨著楊士奇的去世,壓在自己身上的大山已去其二,只剩一個楊溥也已老邁,自己出頭之日已然不遠了。
????這個人,便是如今大明內廷第一人,天子最為寵信的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振!
????作為陪伴還是太子時的當今天子長起來的東宮近人,王振在正統(tǒng)帝坐上大位之后便已漸漸在宮中嶄露頭角。而在經過這幾年的蟄伏磨練與苦心經營后,其在皇宮內外的勢力更已大得叫人心驚。
????不單天子將其倚為親信左右手,更在朝中有無數黨羽為其所用。若非如今朝廷正直之士滿布,兼有三楊這樣德高望重的前朝老臣鎮(zhèn)著局面,只怕這位宦官早借著天子的寵信而攫取諸般大權,早早成為一代權閹了。
????但現在,楊士奇死了,一直小心謹慎的王振終于可以一展手腳與抱負,讓天下臣民知道自己并不只是個會阿諛奉承的小人物了!
????與大明之前的許多太監(jiān)不同,王振并非自小入宮。而是在成年之后,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難以有所作為后,才自閹入的宮門。事實上,他身上還有著一個秀才的功名呢。
????王振的這點學識要是和后來的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相比,其實并算不得什么。但在如今這個時候,處在那些不學無術,多半連字都不認識的同類當中,卻很是有鶴立雞群的感覺的。于是秀才出身的王公公便迅速脫穎而出,不但天子信重,就是宮里大小太監(jiān)對他也是恭恭敬敬,言聽計從的。
????在這等環(huán)境下,王公公的自信心自然就無限膨脹,野心也漸漸大了起來。甚至萌生出要成為和內閣大臣一樣的存在,讓后世之人贊頌自己功績的念頭。
????但王振顯然高估了自己的身份,也低估了文臣對他們這些人的鄙夷和提防,所以早些年當他剛生出這一想法,還未真正做些什么時,已被三楊為首的群臣集體抵制與壓制。
????在抱負不得伸張之后,王振只能通過別的方式來進行發(fā)泄。比如用盡各種手段來攫取錢財利益,再比如于朝中不斷收買安插自己的人,等待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現在,三楊去二,機會已近在眼前了。
????雖然心里對楊士奇的死是很高興的,甚至巴不得連楊溥這個老不死的也能一并去了。但表面上的功夫卻還是得做,所以當楊府立起靈堂,百官前往祭拜時,王振也跟著去了。
????不過在從靈堂那邊回來之后,王振的臉色就顯得極其難看,眉宇間的怨憤之色更是濃得化都化不開。當他帶著這一臉的郁憤回到司禮監(jiān)時,手下的那些太監(jiān)們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好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