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假兩天簡直得掰成秒才能夠用,林秋上上下下將家里的事情安頓好,剛準備好好在家里享受一下,就發(fā)現得回學校了。
為了防止再出現入學時候的盛況,林秋好說歹說的才讓林根權放棄送她去學校的想法。收拾收拾,坐著牛車回到學校。
學校課程安排的很緊,八十年代末年代素質教育這個概念還從來沒有提出來過。
而八零年代初畢業(yè)的大學生,因為人才的長期斷層,受到了社會的空前需求,可謂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真正的開始鼓舞那些活在底層苦苦掙扎的人。
下了數學課林秋被老師委托將收上來的作業(yè)送到辦公室,數學老師很看重林秋。
不僅僅是成績好的問題,還有就是她身上那股子沉穩(wěn)的氣質,讓老師莫名覺得和數學這個學科很契合。
“周芳,我知道你家里的情況,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寄宿費、課本費這些我都想辦法跟學校申請減少些,就這幾十塊錢老師我也是真的沒有辦法了,再給你點時間,你想想辦法,啊?!?br/> 聽到班主任李老師的聲音,林秋連忙停下準備推開辦公室門的動作。
辦公室里是長久的沉默,林秋能夠想象到周芳垂著頭不發(fā)一言的表情,心里微微有些難受。
不管到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總有些人的生活是格外的艱難的。
林秋最近養(yǎng)成一個習慣,到了晚上總要到操場上去溜達好幾圈才回宿舍。
一來她對和十二、三歲的舍友們群聊沒有什么興趣,刻苦學習吧也沒有必要;二來對于今后家里的下一步打算她需要好好的謀劃。
于是晚飯后她總獨來獨往的在學校里溜達,這不合群的舉動讓小姑娘們都覺得她是個不怎么合群的人。
林秋正仔細的琢磨家里現有的資金,是繼續(xù)跑商還是趁早注冊公司早早進入外匯市場,不知不覺就走到教學樓的后面。
學校是鎮(zhèn)上初中,所有鎮(zhèn)里的學生幾乎都在這里讀書,等要上高中就得到城里去。
鎮(zhèn)上教學樓是棟三層的小樓,不同年級十幾個班的教室以及老師辦公室都窩在這棟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