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考那天,陽光明媚,連帶人的心情也跟著燦爛。
考點設在二中,江扶月按時進場。
和她一個考室的還有劉博文跟侯思源,但座位被隔開了。
開考前半個鐘。
兩人來找江扶月——
劉博文雙手合十:“請女神賜予我力量,考的全會,蒙的全對?!?br/> 侯思源閉眼:“阿門?!?br/> 江扶月:“……”
后座傳來一聲嗤笑,女生掩唇:哪里來的三個瘋子?
八點四十,監(jiān)考老師攜卷入場。
九點,考試正式開始。
江扶月拿到試卷后,沒有急著動筆,而是從頭到尾瀏覽一遍。
滿分200,力學占比最重,將近百分之五十,其次是電學百分之二十五,熱學、光學比重差不多,都在百分之十左右,剩下的就是近代物理。
題型分為三大類,選擇,填空,計算。
選擇題是多選,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得3分,有選錯或不答得0分,總共5題。
江扶月用了三分鐘搞定。
接下來是填空,總共5題,每題10分。
題干信息并不復雜,大概三四行字,題意也不難懂,唯一棘手的可能就是計算量。
劉博文卡在第三題,第一步計算就得出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為了保證最后結(jié)果的準確性,他用了分數(shù)表達。下一步又遇到無限不循環(huán)的結(jié)果,接下來每一步他就好像中了無限不循環(huán)魔咒。
由于他一開始就放棄了保留小數(shù)點后三位,而改用分數(shù)形式,所以到了后面分子、分母越來越大。
劉博文看著最后算出來的結(jié)果,兩眼發(fā)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前面哪個步驟出錯了,照理來說不應該啊……
糾結(jié)了兩分鐘,他決定全部推翻,重新再來,不過這次老老實實保留小數(shù)了。
劉博文還在埋頭苦算的時候,江扶月已經(jīng)完成了一半計算題。
相較于選擇、填空而言,計算無論是題干的復雜程度,還是對學生綜合知識運用的考查,都不在一個檔次。
唯一值得欣慰的可能就是數(shù)字不復雜,計算量適中,至少比填空部分要好。
6個大題,每題20分,難度呈遞增趨勢。
不過對江扶月來說,沒有遞增遞減的差距,只有會和不會的區(qū)別。
張菊是二中物競培訓負責人,這些年憑借出色的教學和豐富的競賽經(jīng)驗,為二中爭得多項榮譽,輕輕松松就碾壓了一中這個老對手。
近兩年,一中物競?cè)遮吢淠?,二中卻在她的帶領下高歌猛進。
張菊站在教室中間,冷肅的目光環(huán)顧四周,在掠過某個座位的時候,不由一軟。
原本她不該出現(xiàn)在這個考場,但自己的女兒也參加了這次初試,她不放心,就跟同事?lián)Q了一下。
從發(fā)卷到此刻,女兒的狀態(tài)顯然不錯,節(jié)奏也在把控之內(nèi),帶著一種不疾不徐的鎮(zhèn)定和從容。
張菊目露滿意。
到底是她親生的,又手把手教了這么多年。
驀地,女人眼神一滯,女兒前方座位的考生突然舉起一只手。
張菊走過去,說話時不自覺帶上幾分嚴厲:“有什么事?”
江扶月:“我要交卷?!?br/> 十分鐘前她就做完了,但考試有規(guī)定,開考四十分鐘后才能交卷,所以她才等到現(xiàn)在。
張菊壓下眼底浮現(xiàn)的錯愕,抬腕看表,不多不少,剛好四十分鐘。
“確定要交卷嗎?”
江扶月點頭:“確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