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公主并沒有說豆豆猜得對不對,而是坦然道:“娘的老師中有一位是專門教授騎射的,他在接受父王的聘書之前教過巴音賽罕幾年,所以娘和巴音賽罕勉強也算是師兄妹。”
豆豆和霍驍面面相覷,異口同聲道:“就這么簡單?”
永福公主笑道:“不然還能怎么樣?那時娘只知道那位老師之前還有一個弟子,連他叫什么名字,是哪兒的人完全不知道。娘每日里要完成那么多老師布置的功課,睡覺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哪兒有那份閑工夫去管其他事兒?!?br/>
這話豆豆十分耳熟,和當初師傅講述她年幼時的經(jīng)歷基本大同小異。
其實細細想來,師傅和公主娘親的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出身、經(jīng)歷,甚至于她們同自己都有不淺的緣分。
她回握了一下永福公主的手道:“那您是什么時候真正認識巴音賽罕的?”
這個問題也是霍驍想問的,他也用那雙璀璨的鳳眸凝視著自己的娘親。
永福公主道:“那一年西北戰(zhàn)事緊急,我隨著你們外祖父一起帶兵馳援,在那里認識了你們父親,這些事兒想必他已經(jīng)和你們說過了?!?br/>
豆豆點點頭,想了想又把霍大老爺在京城時便對永福公主動過心的話說了出來。
她從始至終也沒想過讓公婆重修舊好,但同樣不希望他們之間還有什么誤會和隱瞞。
永福公主似乎有些詫異,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這些事兒于她而言已經(jīng)太久遠了,遠到讓她的心里泛不起半絲漣漪。
她坦然道:“那時正值春季,我和父王剛到西北時便遇到了一場大風沙,雖是急于趕去救援西北軍,我們一行人還是不得不尋了一處背風的地方暫避一時。
沒想到避風沙的時候卻巧遇了那位幾年前教過我騎射的老師,他身邊跟隨一名很出眾的少年,正是老師從前提過的那名弟子。據(jù)老師說,他離開福王府之后便帶著弟子游歷江湖。
你們應該知道,巴音賽罕的相貌多半是隨他母親的,只要不說破,誰也不會想到他竟然會是韃靼王子,所以我們并沒有對老師的話多做懷疑,只認為巴音賽罕是一名大周少年。出于禮貌,我當場便認了他做師兄。
風沙停了之后我們各自分道揚鑣,我同父王一路急行軍,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兩軍對壘的地方,非常及時地替大將軍解了圍。
之后援軍陸陸續(xù)續(xù)抵達,兩軍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僵持,大的戰(zhàn)役沒有了,小的爭斗卻每日不斷,雙方的傷亡都不計其數(shù)?!?br/>
這些話同霍大老爺昨日對豆豆所言并無任何出入。
只是有些話不好直言,她只能換了個說法問道:“父親便是那時受的重傷么?”
提起霍大老爺受傷的事兒,永福公主的神色明顯比之前有些微的變化。
她溫聲道:“是,他的確是為了救我才受的重傷,文武雙全的定國公世子,從那以后便不能再帶兵打仗,對他和霍家的打擊都是非常慘重的,這一點是我對不住他?!?br/>
霍驍?shù)溃骸澳锬莻€時候?qū)Ω赣H動心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