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張然到醫(yī)院復查的日子,張婧初一大早就起來忙活,又是做早飯,又是準備出門的衣服,然后攙扶著他出門。
來到醫(yī)院,張然先拍了片子,隨后找到醫(yī)生問結果。醫(yī)生仔細查看片后,確認張然的骨頭已經(jīng)完全愈合,就幫他拆掉了腿上的石膏。
石膏拆掉后,露出來的小腿明顯細了一大圈。張婧初被嚇到了,趕緊問道:“醫(yī)生,他這腿怎么了,怎么變這么細?”
醫(yī)生解釋道:“不用擔心,因為腿上綁了石膏,活動受限,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廢用性萎縮,腿就變細了。但這種萎縮是可逆的,拆掉石膏后,慢慢活動并增加活動的量,就可以恢復了。張然的腿才裹了一個月的石膏,恢復起來很快,不用擔心?!?br/>
張婧初松了口氣,又問道:“那有沒有什么要注意的?”
醫(yī)生就道:“拆掉石膏后你們可以進行康復性鍛煉,比如游泳,最好堅持康復運動4周以上,等到不再感到疼痛,再從快走循序漸進的過渡到跑步。在此之前,要避免劇烈的運動,比如快走、提重物,還有減少房事!”
記住醫(yī)生的囑咐后,張然站起來試著走了兩步,現(xiàn)根本走不穩(wěn)。他知道是走路已經(jīng)讓肌肉有了記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必須拄一段時間的拐杖。不過擺脫了又重又笨的石膏,張然整個人還是舒暢了很多。
下午,張然在張婧初的陪同下,來到了天工重彩,看《唐山大地震》的特效準備情況。
走進公司,在陳寧宇秘書的帶領來,張然他們來到了后期工作室。
房間里,陳寧宇和趙飛正在討論技術方面的問題,看到張然和張婧初都站了起來,笑著招呼,道:“張然,婧初,你們來了!”隨即起身,拉了兩張椅子過來,讓他們坐下。
張然看了一眼顯示屏的畫面,知道是在為red-one的后期畫面做測試,問道:“這畫面效果真不錯,用什么軟件處理的?”
陳寧宇笑著介紹道:“我們之前試過直接用達芬奇轉碼,但效果不好,在我們頭疼的時候,red公司推出了專門的轉碼軟件,效果非常好。轉碼之后,我們用寬泰的pab1o調的色。畫面數(shù)據(jù)的靈活性很好,提升暗部或者降低高光都不會有噪點。”
張然記得《阿凡達》就是用寬泰pab1o處理的,盯著畫面仔細看了看,確實是好東西,又問道:“攝影機情況怎么樣?”
趙飛就道:“有時候拍出來畫面會不對焦,這個比較麻煩。但不是機器本身的問題,是軟件的問題,red公司已經(jīng)在調試程序了,他們保證在9月份之前會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而其他的還有些小問題,在拍攝的時候注意點就可以了,問題不大!”
張然又問了畫面的相關問題,得到的回答是,在后期平臺上看,red表現(xiàn)的膚色更平滑自然;在寬容度方面,redode編碼表現(xiàn)也非常好,在前期可能過曝的一些高光部位細節(jié),在后期可以很容易地找回來。
張然徹底放心了,既然天工重彩能夠處理,那就不用去找彼得-杰克遜的后期工作室了。
聊了一陣,張然起身來到了負責《唐山大地震》的特效小組,詢問了地震垮塌插件的開進展。研這款插件本來是為了電影拍攝的需要,但最近張然突然意識到如果真的能夠研制出來,那這個插件就是獨一無二的,其他公司都沒有,那就可能成為天工重彩的招牌。
負責軟件研的孫可望簡單介紹了下情況,然后就播放了研制過程中做的垮塌特效。
銀幕上播放的畫面比較粗糙,是比較粗糙的3d模型,不過能夠看出畫面中的建筑接二連三的倒下,而且可以看到倒塌的建筑里有中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板凳、床鋪、衣柜、碗筷……
這個特效咋看挺不錯,但細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不符合符合物理反應,就好比做一個一萬人的場面,你這一萬人要是都是一個動作,連衣服的飄動都是一樣的,那就顯得很假。因為地震波有晃的、顛的、抖的,不同的狀態(tài)下,不同材質、不同物體的反應是不同,這個細節(jié)還是沒能做出來。
不過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jīng)是很大的進步,張然鼓勵道:“你們不要急,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做研。就算大地震的電影沒有用上,也要研出來。接下來我們會參與很多好萊塢項目,靠天工重彩現(xiàn)在的實力,要想主導這些大項目的特效根本不可能。我們沒有自己的強項,沒有優(yōu)勢技術。我們現(xiàn)在做的這種的地震特效好萊塢都沒有做過,如果我們做出來了,那我們在這塊就是最好的,就有了屬于自己的優(yōu)勢。這就會成為我們的招牌!”
大部分好萊塢大片后特效基本都是分給不同的公司完成,沒有哪部電影是一家公司從頭包到尾。不過能夠參與這些項目的公司往往都有自己的技術,比如電影《指環(huán)王》里面的馬全部是一家英國公司做的,他們開了與馬相關的軟件,這是他們的強項,維塔都得請他們。
現(xiàn)在天工重彩在國內,甚至在亞洲都是頂尖水準,但放到世界上就不行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很多名氣一般都公司實力都在他們之上,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沒有屬于自己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