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郎,你能快點(diǎn)來提親嗎?我怕肚子大了掩蓋不住?!苯瓎栐赂薨踩A訴了一番衷情之后,便憂心忡忡地說道。
“是我不好,讓你擔(dān)心了,我這就回家稟告母親,然后請媒人來跟你提親?!贝薨踩A終于想起自己做得不妥的地方,連忙安撫江問月,然后喜氣洋洋地開始準(zhǔn)備起婚事來。
崔安華回家跟崔母說了自己要娶江問月之后,崔母有些遲疑地問道:“江問月?是以前住在咱們老宅附近的江安大人的那位女兒嗎?你怎么看上她了?不是說她克夫?”
“克什么夫?明明是因?yàn)樗胺蚴莻€病秧子,從小病到大的,他死不是遲早的事嗎?怎么能怪月兒呢?月兒這些年都不知道為此受了多少委屈。娘,您可不能對她有偏見,她是個好女人,善解人意又溫柔體貼。”崔安華連忙解釋道。
崔母有些不樂意:“溫柔體貼的女子多得很,江氏年紀(jì)都多大了?你明明可以娶黃花大閨女,何必娶一個寡婦?”
“娘,兒子就喜歡她,二十多年前就喜歡了,只是因?yàn)樗曳且屗?lián)姻,我們才各自成親生子的,可如今她沒了丈夫,我也和離了,這不正是老天都要成全我們嗎?”崔安華含情脈脈地對著母親表白自己對江問月的感情,“兒子這輩子都非她不娶了,娶她是我年少時(shí)的夢。娘,您就讓我圓了這個夢吧。”
他都這么說了,崔母還能怎么辦呢?她本身就是個沒什么主見的柔弱女人,年輕時(shí)聽丈夫的,丈夫死了就聽兒子的,兒子去了邊疆那就聽兒媳婦的,因此沒能堅(jiān)持多久,她就同意了兒子和江問月的親事。
“謝謝您!娘,您一定會喜歡月兒的,她和您的性格很像,你們以后肯定合得來?!贝薨踩A喜滋滋地說道。
確實(shí),江問月和崔母都是柔弱的女子,又愛傷春悲秋,動不動就對月傷懷落淚,她們聚在一起,肯定有共同語言。
于是崔家就開始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辦起喜事來,這喜事一辦,大家也就明白崔安華之前為什么要和柳時(shí)初和離了。
這兩人才和離沒多久,崔安華就大張旗鼓地迎娶江問月,他們之間沒貓膩才奇怪。
一時(shí)之間,大家就都把八卦好奇的目光對準(zhǔn)了崔安華和江問月,群眾對感興趣的事情的探究能力那是杠杠的,崔安華和江問月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就被人挖了出來。
原來兩人還是鄰居,一同長大,青梅竹馬,據(jù)說江家和崔家還曾經(jīng)想議親的呢,只是不知道為什么,親事突然沒議成,江問月嫁了別人,崔安華也另娶了妻。
二十年過去了,江問月死了丈夫,而崔安華也突然和妻子和離,孤男寡女,不知道什么時(shí)候就重燃舊情搞到一起去了,只是可惜了柳時(shí)初這個原配了,為夫家當(dāng)牛做馬二十年,最終落得個和離的下場。
大家都同情起她來,于是等柳時(shí)初的酒水鋪開張的時(shí)候,同情她的、看她笑話的、想打探八卦的……這些人都不約而同地進(jìn)了她的酒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