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問月派去的人去到的時候,崔母院子里之前只顧著自己逃跑的下人們已經(jīng)從驚慌中恢復(fù)了理智,又跑回來救主子了,正七手八腳地扒拉倒塌的東西,想把崔母從廢墟里挖出來。
兩批人挖了半刻鐘時間,才終于把崔母救了出來,只是她已經(jīng)因為受驚過度而渾渾噩噩,眼神都快渙散了,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樣,嚇得一眾下人急忙呼喊她,想把她的魂喊回來,生怕她真的死了,他們也要陪葬。
如果不是崔英帶著大夫回來得及時,崔母可能就真的活不下來了,但也許她命不該絕,崔英回來之后發(fā)現(xiàn)妻兒都沒事,受傷的下人都安排得妥妥帖帖,其他事也井井有條,便想起了自己的祖母和繼母,才帶著大夫過來看看。
一來崔母的院子就發(fā)現(xiàn)她情況危急,大夫來得正好,崔英心急如焚地讓大夫好不容易才把崔母搶救回來,見崔母的院子已經(jīng)倒得差不多,完全不能住人了,便決定先把祖母帶回自己的院子照顧。
眼看崔英帶著崔母就要離開了,江問月派來的下人急忙喊住他:“英少爺!咱們夫人和幾個小主子也受了傷,能不能讓大夫先去給他們看看?”
崔英問過了大夫,知道崔母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了,才同意讓大夫去治江問月母子。
這并不是崔英對繼母有什么意見,只是祖母跟繼母比較起來,自然是有二十年感情的祖母比那個跟陌生人差不多的繼母重要多了,如果崔母還沒脫離生命危險,崔英是絕對不可能讓大夫去救江問月他們的。
崔英把崔母帶回來讓妻子照顧后,他又急著要回衙門了,畢竟這天災(zāi)過后,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必定忙得團團轉(zhuǎn),他也不例外,能抽出這點時間回家里看看情況,已經(jīng)是他跟上官請求了許久的結(jié)果,因此他就沒時間去繼母那兒看看。
他想著繼母都是快四十的人了,又嫁過一次,應(yīng)該有閱歷、經(jīng)歷了,能自己處理好自己院子里的事,所以便沒怎么在意。
他哪里知道有些女人即使年紀再大,也只是株攀附在大樹上的菟絲花呢?中看不中用,離開了大樹的依附,便一無是處、毫無作用,一遇到點風(fēng)吹雨打,沒了依附的菟絲花便能被打擊得枝葉凋零、昏頭轉(zhuǎn)向了。
崔英以為所有女人都跟他母親一樣,堅強柔韌,仿佛天塌下來都能面不改色地撐起來,這次不就是了嗎?他都聽妻子說了,地震還沒停,母親就親自跑來看他妻兒的情況,直到確認他們沒事,又教導(dǎo)妻子怎么處置后續(xù)的事之后,才離開
崔英為此很感激柳時初,對她的敬重和愛戴又深了一層,在他看來,娶妻就要娶母親這樣的女人,即使出了天大的事,即使丈夫不在身邊,也能一手支撐起一個家,護住自己的孩子。
所以他想不明白父親為什么能舍棄堅強獨立的母親,而要一個柔弱可憐的江問月。
不過這不關(guān)他什么事,畢竟母親也不在意,而他的妻子也在母親的教導(dǎo)下日漸成熟,讓他不用為家里的事分心,能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仕途上。
瞧,這次的天災(zāi)重建,他不就能把全部精力都用來建功立業(yè),而不用操、心家里的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