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凡考慮了再三,最后選中了一款諾基亞6170手機,這款手機有著光潔的淺灰色不銹鋼外殼,真實的質感傳遞著冷靜而自信的從容,手機如人,它流露的純粹、內斂、從容的氣質和自己非常匹配。
這款諾基亞手機外加一只棕色的登喜路背包又刷去他兩千多塊,將筆筒小心地放進包里,拿起手機給家里撥了個電話,“爸,我小凡,您和媽最近身體還好吧?今年這里收成不錯呀!您二老要當心自已的身體,別累壞了身子骨,我這里一切都好,工作挺順利的!公司最近挺忙的,十一我恐怕是回不去了,今年春節(jié)我一定趕回去。爸,這是我的手機號碼你記下,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打這個電話找我。”
和父親通完電話,他接著又給黃連君打了個電話,黃連君得知他周六能來參加畫展的消息格外高興,再三叮囑季凡到了定遠提前給他掛個電話,他好安排人去接站。
今天對季凡來說可謂是收獲良多,同時他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務之急是盡快提升個人鑒定物品的能力,那本《說瓷》里面的東西已經(jīng)遠遠滿足不了他對這方面知識的需求了。
時下隨著文化產(chǎn)業(yè)的繁榮和物質條件的富裕使得收藏古玩漸成一種時尚,與之相適應的是古玩收藏類的書籍也大行其道,廣受人們的歡迎,望著書店里種類繁多的主類書籍季凡有點眼花繚亂的感覺。經(jīng)過精心挑選,季凡買了幾本《典當基本知識》、《拍賣、收藏、典當》、《古瓷斷代與辯偽》、《古玩鑒定指南》、《民俗錢圖說》等幾本內容詳盡而又實用的書籍。
華燈初上,季凡左手拎著沉甸甸的書籍,右肩背著裝著筆筒的背包神情愉悅地走出書店。前邊不遠處路邊有個賣舊書的地攤,季凡走到這里忍不住停下駐足觀瞧。一套十六冊有些殘破的畫冊映入他的眼簾,封皮上楷書《芥子園畫譜》幾個大字,字跡嚴整挺峭,雍容大度,季凡心里一陣波動,這可是每個學畫者都無比喜愛珍藏奉為至寶的《芥子園畫譜》啊!他簡止不敢相信這眼前這一切是真的。
中國的書畫作為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在明清時期已形成了相對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很多經(jīng)典的字帖和畫譜經(jīng)整理出版,其中可與書法《三希堂法帖》齊名的畫譜就是這《芥子園畫譜》,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屬官方,而后者屬民間刻印。
《芥子園畫譜》亦稱《芥子園畫傳》,它集合我國歷史上頗具名望和代表性的諸代國畫大師的精髓畫法要論,是初學國畫臨摹者入門的讀本。全書共分四集,第一集為“山水”,第二集為“梅、蘭、竹、菊”,第三集為“草蟲、花鳥”,第四集為“人物”,各集首列畫法淺說,次列圖例,并附有簡短說明,詳細地講解了中國畫的用筆、寫形、構圖等基本方法,此畫譜一經(jīng)問世,便受到眾多學畫者的喜愛,也是官吏商賈、文人墨客最熱衷收藏的極品。
眼前的這套《芥子園畫譜》弗如平常民間刻印的《芥子園畫譜》精美,不但紙張是那種當時很少有人使用的非常便宜低劣的薄竹紙,而且還不是五彩刻印,全部是用手工臨摹而成的。翻開扉頁,右下角一行“光緒壬午年純芝臨摹于湘潭”蠅頭小楷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