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二,秋風(fēng)舒爽。
高澄領(lǐng)著衛(wèi)隊與陳、崔、楊三人并眾多文吏往河北而去,其中就有趙彥深。
趙彥深因查出官吏冒名一事,因功受到提拔,不再只是書寫小吏,算是府中重要文員。
高澄舍近求遠(yuǎn),先往河北,也是存了順道重新分田的心思,待田地收獲了,農(nóng)人們也好安心耕種。
一行人行至枋頭(河南??h)迎面遇見了一支人馬,原來是押往洛陽的犯官。
領(lǐng)頭之人得知是渤海王世子當(dāng)面,立即前來拜見。
高澄慰問了幾句,便讓他領(lǐng)著自己去見一見那些犯官。
這群犯官足有上百人,被繩索前后串聯(lián),各個都是??嘀?,但高澄并不同情。
命令說得清楚,為惡一方,欺凌百姓之人才會被押去治罪,這些人趁著局勢混亂,竊據(jù)官位,卻魚肉百姓,最是可恨。
聽著領(lǐng)頭之人挨個介紹他們的罪行,高澄怒火中燒,待走到一個儀表堂堂的中年人面前時,高澄卻面露驚愕:
“他犯了什么事?”
“此人強(qiáng)搶民婦,致人身死,此外,多有惡行?!?br/> 領(lǐng)頭之人稍作回憶后,回答道。
高澄沉默片刻,對領(lǐng)頭之人吩咐道:
“將他交給我,其余人你都帶回洛陽,與侍中高隆之傳我的話,這些作奸犯科之人的刑罰需從重從嚴(yán)?!?br/> 領(lǐng)頭之人趕緊應(yīng)命。
李俞景心懷忐忑,他已經(jīng)知道了眼前人是渤海王世子高澄,但不知道他為何會給自己頭上罩住麻布。
但想一想其余人被送往洛陽嚴(yán)懲,似乎被這位小世子帶走也是個不錯的歸宿,說不定將來還有一條康莊大道等著他。
李俞景覺得自己很冤,不就是玩弄了一個婦人,自己尋死覓活投了井,與他何干。
他可是趙郡李氏子弟,雖說血緣偏得有點遠(yuǎn),那也不能為了一個賤婦償命吧,還好世子是個識人的,一眼瞧出他并非常人。
對于自己的儀表,李俞景自信滿滿。
被麻布牢牢套住了頭的李俞景被人押著,也不知道走到了哪,但終于停歇了下來。
“明月,你照著他的身形,去找一件華服過來,越華貴越好?!?br/> 李俞景聽見高澄的聲音,心中大喜:世子果然是要留用我!
許久,李俞景頭上的麻布被人扯開,他分明瞧見了那個長臉青年面上的震驚,與先前世子一般無二。
燭光暗淡,這是一間屋子,李俞景四下打量,心中盤算后,推測世子應(yīng)該是夜宿枋頭城
“明月,替他松綁,換上衣服?!?br/> 斛律光為李俞景脫去囚服換上華袍,人靠衣裝馬靠鞍,李俞景整個人都顯得貴氣十足。
屋中只有高澄、斛律光、李俞景三人。
高澄打量著李俞景,大為滿意,吩咐道:
“明月,繼續(xù)把他綁了?!?br/> 斛律光不知道高澄肚子里究竟是什么主意,還是遵令行事。
高澄這才開口問道:
“你叫什么名字?”
李俞景覺得奇怪,先前押送犯官之人不是已經(jīng)介紹過自己了嗎,但他不敢怠慢,畢恭畢敬道:
“罪人李俞景見過世子?!?br/> “不,你不叫李俞景?!?br/> 高澄搖頭道:
“記住,你叫賀六渾?!?br/> 不止斛律光,李俞景同樣大驚失色,賀六渾這個鮮卑名,山東之地誰不知道是屬于世子之父,大丞相、渤海王高歡。
難道世子耐不住寂寞,打算李代桃僵?
李俞景心中更是欣喜,似乎看到了權(quán)力在向自己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