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州地處大陸西南部,北臨荊州,西接西域,最南面是南蠻十萬大山,東邊則是被險峻的上侗山脈硬生生隔斷了與云州的通道。
在寧州,向來有寧州五宗之稱,這五宗分別是寧州東部的靈風派,寧州北部的明心寺,寧州西部的丹陽谷,以及寧州南部的碧云宗和青云閣。
在寧州其實也并不是只有這五個修仙宗門,自萬年前寧州霸主天元宗覆滅以來,寧州修仙界無數(shù)宗派興起,同時無數(shù)宗派湮滅。
宗派之間也是爭斗不休,都想成為寧州的第二個霸主,數(shù)千年來紛亂不休。當時寧州宗門林立,更是成為了一眾魔道邪修的樂園。
直到寧州五宗興起,有感于寧州修仙界的混亂不堪,魔道血道邪修為禍世間,五宗遂結為同盟,一同聯(lián)起手來經(jīng)過數(shù)百年時間驅逐了寧州的魔道勢力,重新為寧州修士制定修行秩序,寧州這才重新恢復了平靜。
寧州五宗實力相近,并且也厭倦了寧州數(shù)千年來的爭斗,在寧州秩序大定之后,就約定由五宗共同管理寧州,不再為了獨霸寧州而爭斗,平日里五宗分別在各自勢力范圍內修行互不干擾,如若有外來勢力入侵則五宗聯(lián)合一心共同誅滅。
就這樣近千年來寧州修仙界才得以一直風平浪靜,五宗之間雖常有摩擦但仍舊保持一定的克制,加之五宗占據(jù)寧州靈機最為旺盛之地,一直以來倒是興旺發(fā)達,長盛不衰。
到了今日,寧州除卻五宗之外就只有一些不入流的小宗門了,就算是修士家族,祖上也基本上多是五宗出身,也只有依附著這五個宗門,才方能在寧州修仙界存活下去。
古平正在傳功樓內查閱著寧州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類的雜書,在傳功樓這類書籍是免費向弟子開發(fā)的,就是為了弟子能夠對寧州修仙界有個更直觀的認識,了解寧州基本的修仙勢力,在外行走也能多份保障。
古平現(xiàn)在看的正是寧州修仙界的歷史,他知曉有寧州五宗的存在,不過至于寧州五宗怎么稱霸寧州的這還是第一次了解。
原來當年靈風派和其他四宗聯(lián)盟,一同驅逐了寧州其余大大小小的修仙勢力,方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至于五宗為了修仙界的平靜悍然出手剿滅魔道,或者說厭倦了寧州的爭斗不休,所以才約定五宗之間和平共處,古平看后也只能笑笑。
寧州五宗當初多半也只是想要稱霸寧州的諸多宗門之一,只是在聯(lián)盟驅逐其他勢力之后,五宗實力相近,爭斗下去也不會有什么結果,也是為了防備其他勢力來個黃雀在后,方才約定互不征伐。
古平猜想多半宗門祖師也是抱著日后宗門興旺,有著一壓群雄的實力,再獨霸寧州的想法,誰料想數(shù)千年來寧州五宗倒是齊頭并進,誰也沒有衰落,寧州五宗共治的局面才得以維持至今。
不過宗門后輩美化下宗門歷史也是正常,寧州五宗自詡為名門正道,為了寧州修仙界寧靜而戰(zhàn)斗總比為了稱霸寧州而戰(zhàn)斗要好聽的多。
再者說事實上五宗也確實為寧州帶來了數(shù)千年的平靜,殊為不易。
古平來到傳功樓查閱資料就是為了宗門巡視任務尋找一個合適的區(qū)域,他想要趁機找個地方出手身上的青金石。
由于打算偽裝成一個大族子弟,加之這件事不想有人知曉,靈風派屬下的嘉平城坊市自然是去之不得。
而其他靈風派勢力范圍內的坊市也多有靈風弟子鎮(zhèn)守,古平在進入時也都有被認出的風險,一時倒是有些為難。
古平眼前忽然一亮,看了半天他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九華坊市。
九華坊市位于九華山下,九華山地處寧州中部,位于靈風派,丹陽谷,明心寺的勢力范圍之間。
九華山上也有靈脈存在,不過靈機一般,加上和三個宗門山門所在相距甚遠,是以三個宗門均未看上,于是九華山就成為了無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