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墨在山上待了大半天,憑著精神力和剛剛練出一點兒的身手抓了一只野雞,烤了吃了。到了太陽快下山的時候,玄墨才抱著一捆干柴,慢悠悠地下山了。
回到趙家,趙家的其他人都已經(jīng)回家了,然而,家里的氣氛卻非常不好。
玄墨將干柴放到廚房外面的墻上,走到堂屋門邊,被靠著墻,聽里面的動靜,沒有讓里面的人瞧見自己。
聽了一會兒,玄墨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趙老二家的閨女趙秋雯打了趙老大家的閨女趙春喜,撓花了趙春喜的臉,幾乎讓其破相。
趙老大媳婦要打趙秋雯給自己女兒報仇,被老二媳婦攔著,兩人又打了起來,再然后,趙老大和老趙二也為了幫各自的媳婦,加入了戰(zhàn)斗中。
這一場架打得,趙老頭和趙老太都快氣暈了。
玄墨覺得這很正常,趙老大一房跟趙老二一房的矛盾積蓄已久,趙老大一家一直剝削趙老二一家。趙老二一家也不是軟柿子,爆發(fā)是必然的。
趙老大的兒子趙振是趙家長孫,非常受趙老頭的重視,是趙老太如今的心頭肉,自然什么好的都給趙振。
趙振五歲的時候,趙老頭就趙振去學堂讀書。這些年,為了供養(yǎng)這么個讀書人,趙家花費的銀錢可不少。
趙振如今十三歲了,在家除了讀書,什么活兒都不干,偏偏吃得最好,穿也要穿得好,每年必須要有新衣服??蓱z二房的三個孩子,都只能穿補丁撂補丁的舊衣服。
趙振花著趙家的錢,卻十分看不起“沒有教養(yǎng)的泥腿子”,在家中除了對趙老頭趙老太趙老大好些外,對自家親娘都瞧不起。
不過他卻很會哄人,哄得趙老頭和趙老太覺得這個孫子一定是文曲星下凡,以后絕對有大出息,對這個大孫子更重視了,予求予給。
又因為這個孫子的關(guān)系,也更偏向大房。
趙老二一房對趙老太和趙老頭的偏心非常不滿,他們的兒子趙淳已經(jīng)六歲了,趙老頭和趙老太卻沒有送趙淳去學堂讀書的想法。
趙老二向兩人提出送兒子去上學,卻被家中銀錢只夠供養(yǎng)一個讀書人而被趙老頭和趙老太拒絕了。
趙老二心中更加怨恨趙老頭和趙老太偏心了,憑什么趙老大的兒子能當讀書人,他趙老二的兒子只能做個農(nóng)夫?
趙家大房仗著有趙振這個讀書人,也只覺高二房的人一等,平時對著二房的人趾高氣揚,有活計都推給二房的人干,有好東西就搶二房的。
這矛盾,就只差一個導(dǎo)火索就全部激發(fā)了。
今天趙秋雯跟趙春喜打架就是一個導(dǎo)火索。
趙春喜見趙秋雯撿到兩個野雞蛋,就去搶。導(dǎo)致野雞蛋摔在地上摔碎了,趙秋雯直接爆發(fā),抓花了趙春喜的臉,然后就變成了兩房人的混戰(zhàn)。
如今戰(zhàn)斗結(jié)束了,趙老頭和趙老太坐在堂屋的中央,臉色難看得可怕,大房和二房的人分立左右,如同斗雞眼一樣相互瞪著對方。
大房的人比二房凄慘多了,他們總喜歡偷奸?;?,力氣不如踏實肯干的二房力氣大,這一交手,吃虧的自然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