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嬌匆匆避開王三,馬車疾行出了棠樹街,向包力圖打聽了李忠今日的行程,聽說他這個時候可能已經(jīng)回了芙蓉街,說來時候還早,府里又不會有人查崗,榮嬌決定暫不回府,直接去芙蓉街與李忠見面。
????雖說他那邊的進展一切順利,但李忠之前提議要開家米鋪,正在找鋪面。畢竟是開鋪子,其中的一些細(xì)節(jié),他希望榮嬌有時間能面談一番。
????榮嬌并不十分想開糧店,她只是想借預(yù)知天氣驟變這個機會,賺上一筆,囤的糧與炭會在嚴(yán)寒過去之前全部迅速脫手,并沒有長久做糧商的打算。
????不過她既然想生意交給李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開不開鋪子,她會盡可能尊重李忠的意見。
????“……東家,這鋪子最好是開的,都怪小人先前忘記了這一出,沒有跟您講清楚……”
????李忠滿臉的歉意與自責(zé),聽他講完了情況,榮嬌才明白,哦,原來是這樣啊……
????是政策管制的原因。
????大夏對某些商品實行管制,有些極為嚴(yán)格,比如鹽鐵等,管制相當(dāng)嚴(yán)苛,等同于朝廷專賣,酒水等,條件相對寬松,但拿到酒引也是不很容易的,米糧也有管制,只是這個管制的條件非常的寬松,對于平常人來說,是感覺不到的,可以忽略不計。
????米糧的買賣自由,但這個自由買賣有個數(shù)量的限制,尋常情況下幾斗幾石的不會有人管,但若是大量收購,超過兩百石以上,就需要到官府辦理米糧收購許可的文書,辦理文書的門檻不高,只要有糧鋪店面,就能證明大量收糧囤糧是為了店鋪買賣,是受許可的。
????這個許可的規(guī)定是在大夏初建時頒布的,那時百廢待興。糧食是關(guān)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為防止有人蓄意囤糧哄抬糧價,引發(fā)動蕩,才有了這項規(guī)定。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形同虛設(shè),不單是普通人鮮少有了解的,就連從事米糧生意的,去辦這個許可文書的也寥寥無幾。
????小本經(jīng)營的米鋪子。囿于流動資金與倉庫容量,不可能一下子收購超過數(shù)量的糧食,不超過限制,也沒人愿意自找麻煩,去理這種用不上的文書。
????大糧商都是有背景的,這種可有可地?zé)o的東西,根本對他們沒影響。今非昔比,即便是官府,對此事也是睜只眼閉只眼,根本不管。
????但是。政令雖形同虛設(shè),但畢竟是政令,民不報官不究,若真有檢舉的,官府就會管。本來榮嬌要李忠收糧,給的銀子要租庫房要收糧收炭收棉花,收不了那么多,是用不到這個批文的,結(jié)果后來榮嬌同意不收棉花只收兩樣,又追加了銀兩。而且李忠聽從她要指示,收了不少的陳糧,這樣一來,數(shù)量上就超過限制。需要辦批文了。
????“……也不是必須得自己開鋪子,”
????李忠介紹了情況后,又給出了別的建議:“花點銀子找個鋪子借用辦了批文也行,這種事向來民不報官不究,若是能請二少爺提前打上招呼,批文都可以不辦的……”
????操作的余地有不少。問題只是東家愿不愿意讓人知道自己與池家二少爺有關(guān)系。
????“……鋪面你看過嗎?有沒有屬意的?大約需要投入多少?”
????榮嬌暗忖,決定還是開鋪子走正常渠道辦批文更穩(wěn)妥,她本來就想借寒流機會發(fā)財,而今冬之所以會米價飛漲炭火難覓,主要是冷得太早太突然,延續(xù)的時間又比較久,商家儲備不足,因大雪交通運輸不便,才造成緊缺的局成。
????如果那時,她非法囤積貨物的行為被人舉報……嗯,恐怕麻煩不小!投機倒把借災(zāi)難發(fā)財?shù)娜?,不人人喊打被官府抓典型,難道還會頒發(fā)獎狀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