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分店計劃
接著無缺從書包里拿出來一只毛筆,是送給董夫子的;還有一個小哨子是送給小虎的;還有一些干果是給老顧他們吃的。
兩個孩子拿完了禮物,尹清歌也讓沈嫂子從她的臥室拿出兩件東西。是兩件玉刻的童男童女掛件,玉的水頭極好,通體翠綠,是尹清歌花了大價錢讓賀之文托人從京城帶的。
兩個孩子稀罕的不得了,都喊著讓尹清歌幫他們趕快掛起來。
就在這樣的閑談中,一群人圍著火盆,靜靜的等著跨年。尹清歌本來是想買些煙火的,不過因為草廬本身材質(zhì),加上又靠著清風(fēng)嶺,火災(zāi)隱患實在太大,不得不放棄。
聽著老顧說村里的事,李二和李大說作坊和鋪子里的事情,在火盆加了兩次炭火之后,午夜時分終于過去了。兩個孩子早就睡著了,被尹清歌和沈嫂子抱在懷里,又輕輕的放在床上。
兩人的枕邊都放著新衣服,還有小荷包,里面是一些碎銀子,算是尹清歌給兩人的壓歲錢。
次日一大早,兩給包子就起床給尹清歌磕頭拜年,尹清歌看著兩個包子,只覺得分外驕傲和自豪。
草廬外面的雪還沒有化掉,沒人鏟的地方雪還是很厚。要是哪家的孩子調(diào)皮踩上去,還能聽到咯吱咯吱的聲音。
吃完飯,親哥就拉著兩個包子就董夫子拜年去。
尊師重道是不能忘卻的根本,這是在這個時代立足的根本。
到了董夫子家的時候,董夫子已經(jīng)在等著兩人了。董夫子拿出來兩本寫滿了注釋的論語,算是給兩個孩子的新年禮物。兩個孩子也畢恭畢敬的獻上了自己采購的毛筆,董夫子也開心的笑納了。
接下來就是兩個小包子纏著董夫子的女兒董小婉小姑娘去了。
尹清歌和董夫子對關(guān)于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做了溝通,在這個方面尹清歌是愿意聽取別的人意見的。她的思想有時候并不適用于這個時代,所以還需要這個時代的正統(tǒng)思想來影響兩個孩子。
董夫子有時候雖有些迂腐,可品德卻是毫無瑕疵的。
從董夫子家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快要中午了,董夫子留了飯,尹清歌拒絕了。
三個人慢慢的往回走,村子里出現(xiàn)了很多陌生人,尹清歌猜測應(yīng)該是相互來村里走動的村民親戚。大概是尹清歌和兩個孩子都太顯眼了,很快的吸引了一些人的目光。
尹清歌沒有理會,拉著兩個包子就去了徐氏家。過年前尹清歌就讓老顧幫著給徐氏買了好些的年貨,就當(dāng)做是對那一碗面的報答了。
尹清歌敲門,徐氏在屋里回答:“進來吧,門沒拴?!?br/> 尹清歌推門進去,院子雖然也布置了,但可能因為缺少人氣的原因,不僅沒有顯得熱鬧,反而襯托的更冷清了。
見是尹清歌帶著兩個孩子來了,徐氏很開心,從衣服里摸出兩個銅板,給兩個孩子當(dāng)做壓歲錢。
無缺和無憂都回頭看了看尹清歌,不知道該不該收。
尹清歌輕輕的點了下頭。于是兩個孩子伸手接住了徐氏的銅板,并很懂事的謝謝徐奶奶。
見兩個孩子接了銅板,徐氏比兩個孩子更加的開心。年紀越大,越是害怕冷清,這大過年的,也只有尹清歌還記得她,不僅讓人給她準(zhǔn)備了年貨,還親自帶著兩個孩子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