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恍然大悟
勝玉公主一回到吳都,就面見吳王,不知吳王一直忙于國事,并不接見,而想去看看王后,又被告知暫時不能見。
十天之后,勝玉心里焦煩不已,卻也按捺不住,并不去見自己的父王,而是直卻奔到王后寢宮,卻被護(hù)衛(wèi)攔了下來。
勝玉公主本來脾氣就不一般,怒目看著十幾個護(hù)衛(wèi)大聲訓(xùn)斥道:“你們?yōu)楹螖r我,難道不知道我是公主嗎?”
一個帶頭護(hù)衛(wèi)小聲陪笑道:“公主大駕,我們怎么會不知,只是王上有令,任何人都不能見王后。
而王后也不準(zhǔn)離開寢宮半步。
前幾天山公子來也求過王上,王也不不應(yīng)允,都不準(zhǔn)相見。
十日前你一回到吳都,王上又親自下令,特別讓屬下們看好公主,不讓公主見王后。
還請公主勿要為難小的們,快請回吧!”
勝玉公主看著跪在地上的十幾個護(hù)衛(wèi),雖有怒氣,卻也不便發(fā)作。
回來十天,她是聽說了吳都的變故。
王后被吳王禁閉,這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可卻沒有人知道其中具體的原因。
她此次來就是想見一見王后,問清原由,也好向父王求情。
卻不知她的父王早就算準(zhǔn)她心思,所以她一來就特別命令這些護(hù)衛(wèi),不讓她見王后。
就是防著勝玉為王后求情,而吳王自己為難。
勝玉想到這里,卻也不再發(fā)怒,畢竟吳王于她的寵愛也是十分明顯。
只得揮了揮手道:“你們既然忠于職守,本公主也不難為你們。
可若是王后有什么需要,你們必須盡快通知內(nèi)務(wù),滿足王后要求。
現(xiàn)在冬日,天晚寒氣重,給王后多添點爐火。
若是王后在寢宮有什么不測,本公主絕不會饒了你們?!?br/>
帶頭的護(hù)衛(wèi)聽完勝玉訓(xùn)話,也一直叩著頭,低聲回謝勝玉公主。
吳王只是要讓他們看好王后,卻并沒有說不讓王后正常度日,所以他們也十分小心,生怕王后有什么意外。
這王族家事,誰能說得清楚,萬一過兩天王后又恢復(fù)自由,若是得罪了這其中之一,他們也沒有什么好日子過。
這一點,這些王后護(hù)衛(wèi)還是看得清了。
勝玉公主走出王后,身后卻并沒跟著一個丫頭侍衛(wèi),本來她的院落就在王后寢宮旁邊。
可她現(xiàn)在并不想回去,她想找一個人聊聊,也想找一個人問問。
但此事卻并非人人都知道,所以她就一個人在吳都閑逛著,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間卻想起一個人來,臉上也散去一些愁悶。
勝玉公主性子急,也不注重姑娘家形像,三步兩步就奔遠(yuǎn)處的別院跑去。
一路之上,吳都百姓也是見怪不怪,也不知道是誰家大小姐,如此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
不消半刻,也就到了她想來的地方。
門上掛著一個門匾寫著“靜王妃府”。
“煩給我通報靜王妃,就說勝玉來看望王妃?!?br/>
門前的家奴一看,真是吳王最寵的勝玉公主,也不敢怠慢,小跑著就向府內(nèi)奔去。
不多時,靜王妃帶著兩個丫頭走了出來。
一看勝玉氣喘息息,臉上還冒著熱氣,一臉通紅,也猜出八九分來。
微微一笑緩緩說道:“玉兒,還真是玉兒,你怎么一個人跑來看我,快快進(jìn)府,這外面寒氣重,可別招了風(fēng)寒?!?br/>
靜王妃牽起勝玉就朝里走,到是十分親熱。
堂屋里還燃著火爐,十分暖和。
雖然外面依然是暖陽洋洋,可若是呆在屋里還是會感覺寒冷。
一般大富之家,都會生個大的爐子,這樣一屋子里都是熱和的。
“你們快去,給勝玉公主拿些點心來,再洗些水果,泡壺好茶?!?br/>
靜王妃一進(jìn)屋就安排著下面的家奴,到讓勝玉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這樣走著來,卻也忘了吃午飯。
靜王妃估摸著勝玉肯定沒用過飯,而此時已是午時,所以也不便再弄什么吃食,就上些點心果品,到是可以算得上喝下午茶了。
“靜姨,勝玉也有許久未來看望靜姨了,靜姨這里還是一樣冷清,你不會怪玉兒吧?”
勝玉看著靜王妃屋里的陳設(shè),似乎跟幾年前一樣,并沒增減。
院內(nèi)的丫頭傭人也少得可憐,一如既往,到是把吳王節(jié)用的想法做到實處。
“看你說得,玉兒,這些時日你可是為你父王分憂,為國家效勞,我那敢怪罪玉兒。
先不說你替王上接待宋國使臣,就是后來伍相國壽宴,你也幫忙操持。
前些日子又出使越國,聽說你可是威風(fēng)極了。
在越國大殿之上都頂撞那個野心極大的越王勾踐,為你父王爭得臉面。
靜姨都為你高興好幾天了。
而且聽說去的時候,讓越國中將軍范蠡空帶五千精兵,卻還是吃了閉門羹。
回來的時候又讓范蠡灰溜溜的夾著尾巴走了。
如此長我們吳國志氣,真讓姨娘驕傲,咱們玉兒也是巾幗不讓須眉,比你三個哥哥可要強得多了。”
靜王妃說起勝玉出使越國之事,也是一時眉飛色舞,掩飾不住開心的情色。
可勝玉聽來卻是心里酸酸的,眼中的淚水卻一直在流。
“玉兒,到底怎么了,為何如此傷心?
難道是姨娘說錯什么了嗎?
若是如此,那姨娘可給你賠不是了。
還是有人欺負(fù)你了?
你可別怕,有什么事可要跟姨娘講,跟王上講,想王上一定會為你作主的?!?br/>
靜王妃見勝玉十分傷心,也略知一二,卻也故意說著不相干的事。
“靜姨,你說得沒錯,此次出訪越國,勝玉沒有辱沒我吳國威嚴(yán)。
可這一切都是禪先生早就籌謀好的,若是沒有禪先生,怕是玉兒到現(xiàn)在還回不了吳都呢!
只是可惜禪先生為吳國謀算,卻沒有算到自己這一劫難,姨娘你說禪先生難道真的死了嗎?”
勝玉說完,靜妃聽了,也是有些為難,卻給勝玉斟好茶,遞給勝玉。
靜妃在吳都深宮,剛才所說都是道聽徒說,可現(xiàn)在勝玉當(dāng)事之人,反而問引起靜妃。
由此可見,王禪之死,還是讓勝玉十分傷心,而且心里十分痛。
雖然這可能只是一種朋友相惜之痛,與墨翟那種關(guān)系不一樣。
可勝玉公主性格直爽,對朋友自然是真心的。
“玉兒,禪先生的事,我也只是聽聞,姨娘我也從來沒有見過此人。
你三哥在吳都的時候,他曾跟我說過,禪先生之智無人能及。
可以說是料事如神,而且善于控制時勢,應(yīng)該并不是如此容易死的人。
姨娘也聽說過你們回來的情況,幸得禪先生提前通知差兒布防,這才讓玉兒順利回吳。
說明禪先生早就預(yù)料到蓮花公主會失蹤,因此會引起越王勾踐大怒,而派范蠡調(diào)動五千越國精兵來圍堵你們。
如此精準(zhǔn)的籌謀,難道禪先生算不到自己有此一劫嗎?
況且我聽說禪先生精于卜算觀相,能知人生死,那他自然也能算出自己能活多久了。
而我聽聞禪先生是天賜靈童,鬼宿之相,決不像是客死他鄉(xiāng)之人?!?br/>
靜妃畢竟是過來人,對事情的看法自然有獨道的經(jīng)驗,短短幾句話,到已讓十分傷心的勝玉回轉(zhuǎn)過來。
勝玉從靜妃的話中,慢慢回想著出使越國,自王禪死后的事情。
首先是趙阿大那日來報訊的表情,雖然也哭喊得十分傷心,可分寸卻一點也不亂。
依然要大家按王禪的計劃行事,說明后事的發(fā)展,還是在王禪的把控之中,現(xiàn)在看來十分有疑點。
其次是墨翟,為何王禪非要墨翟為他做一副棺槨,而且特意交待要寬大。
這個后來勝玉也看過,墨翟為王禪所做的棺槨確實比普通的要大得多,而且要高許多。
第三,蓮花公主在晚宴上之時為何要違心的說喜歡白公勝呢?
與蓮花公主相處幾日,她十分清楚,蓮花公主喜歡的是伯焉公子。
由此看來這顯然也是王禪的計劃之一,以至如此行徑與蓮花公主桀驁的性格不符。
其四,回來的路上,棺槨卻隔一段時間要重新擺弄一下,而趙伯卻不愿讓她們見到,只是說不想讓她們再傷心。
縱然是關(guān)心王禪,可人都死了,只是一副皮囊,也用不著如此細(xì)心,除非這里邊本身就有問題。
其五就是過了吳越邊界,趙伯要前往虎踞鎮(zhèn),卻并不讓化蝶跟隨。
化蝶與王禪本就算是青梅竹馬,自小在虎踞鎮(zhèn)長大,若說送王禪戶骸回虎踞鎮(zhèn),化蝶更適合。
而且化蝶是伍相國的外孫女,而伍相國為吳國百官之首,主管吳國內(nèi)務(wù),任何地方都會給伍相國面子。
趙伯卻選了伯焉,一個平時游手好閑的富家公子。
在吳越邊界之時,范蠡已說明蓮花公主失蹤,此事該并非虛言。
這就可以證明,其實蓮花公主就藏身于棺槨之中,范蠡也非胡亂來圍堵,是猜到了王禪的計劃。
趙伯讓伯焉跟著,就是要成全兩人,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讓越國與吳國都找不到兩人。
若是沒有鬼谷王禪,想來也沒有人能想出如此金蟬脫殼的鬼主意了。
勝玉本也聰慧,一想就通,也是恍然大悟,此時臉上自個兒笑了起來。
嘴里罵道:“這個鬼面娃,可是個十足的騙人精,讓我為她哭了好幾次?!?br/>
靜妃見勝玉的表情,知道勝玉已經(jīng)明了此中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