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三敬王叔
歡迎晚宴還是準(zhǔn)時舉行,并不因吳王新喪子而耽擱,吳王親率百官恭迎王叔蹶由公子。
官驛堂屋之內(nèi)擺了百桌之多,顯得十分隆重,也十分重視這位蹶由王叔。
當(dāng)中僅分兩桌,一邊坐著吳王闔閭與靜王妃。
一邊就是今晚的主客吳國王叔蹶由公子。
其下同樣分成文武兩邊,都坐滿了吳國重要的官員,以及吳都的名門之士,商賈大富。
算起來場面夠大,熱鬧非凡。
“王上,為何不見淑敏王后,卻帶了靜王妃,難道侄媳婦也身體有恙嗎?”
蹶由公子趁眾多侍女上菜之際,看了看吳王闔閭,有些好奇的問著。
但凡這種正式的場面,該由王后出席,縱是帶著靜王妃,也不會避諱于王后,一人一邊。
可今天蹶由公子看到的只是靜王妃,卻一直不見王后,所以還是問了起來。
“王叔,你多年未回吳都,還記得淑敏,實在是她的福氣。
只是這個侄媳婦這幾天也是身體欠佳,實在有失禮儀。
等她身體好轉(zhuǎn),侄兒一定讓她親自向王叔陪禮道歉。
今日靜王妃來陪,王叔該還記得。
靜王妃本名淑靜,是王后的親妹。
由她來陪王叔,正好以補(bǔ)姐姐有恙之不足,還望王叔見諒?!?br/>
吳王說完,靜王妃也十分實數(shù),起身對著蹶由公子行了一個大禮,也是晚輩見了長輩的禮數(shù)。
“有勞有勞,既然王后有恙,也該在宮中養(yǎng)身,老身也深體其哀。
侄孫不幸蒙難,我這個做叔祖此時來吳,實在來的不是時候,多有叨擾。
本不該讓你如此操辦,實讓人笑我依老賣老,不識體統(tǒng),與小輩爭在了。”
吳王一聽,露出一點苦笑道:“王叔見笑了,小侄這么多年治理吳國也算小有所成,可唯一缺憾之事就是沒教育好兒女。
致交友不甚,多與江湖走足結(jié)交,深陷江湖人士恩怨之中糾纏不清,這才遭此大難。
真是個可惜了波兒大好年紀(jì),讓我年暮之時竟然遭此喪此之痛,苦不堪言哪!”
吳王一臉悲怯,邊說邊摸著眼淚,若不是在此宴席之上,怕是會老淚縱橫,讓人觀之不忍。
不過話卻也輕描淡寫,就怕這個王叔拿此事來說事。
蹶由公子一聽,知道吳王不想論及此事。
看著文武百官,也面帶安慰長嘆一聲道“王上侄兒,既然他們生于王族之家,那就是他們該承受如此的命遠(yuǎn),也怪不得人。
就如同叔父我當(dāng)年,青年壯志,一心抱國。
為解吳國之憂,遠(yuǎn)赴楚國勞軍慰民,才一生被囚,失了一展雄心的機(jī)會。
現(xiàn)在想來也是后悔不已,身不由己呀!”
吳王叔侄一個在感嘆自己教子無方,導(dǎo)致老來失子。
一個則感嘆生不逢時,后悔年少之時一時沖動,遠(yuǎn)離吳國,這才失了當(dāng)吳王的機(jī)會。
兩是雖然各說各是,卻都心里清楚。
一個感嘆當(dāng)吳王也不容易,一個則感嘆有志難申,不能一登吳王之位。
此時伯否走向前來對著吳王揖問道:“王上,所以人都已到位,是否開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