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人情世故
黃昏依依,彩霞落山。
吳都的黃昏掛著醉紅的臉,映射著整個都城,街上行人悠閑,透著一股淡淡的詩意。
王禪騎著駿馬,緩緩走在去太宰府的路上,眾人見之也十分羨慕,卻也不知是那家的公子哥,如此威風(fēng)。
王禪換了一套正式的楚服,恢復(fù)原貌,不再掩飾額頭的鬼面之相。
趙伯為王禪牽著馬,身后跟著阿大與阿二。
阿三與趙虎卻并不在其中,再后面則是幾個雇的伙計,推著三車箱子,跟在后面。
王禪如此顯擺,也是有意為之。
他要讓全城人知道,他來了,而且是明目張膽的來了。
明天他將成為吳國都城茶余飯后的談資,大家都會想爭相一睹楚國靈童的風(fēng)彩。
可此時大家只是疑惑,到了明日就會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楚國靈童,大家都會有一種失之交臂的感覺。
為此好事之人就會添鹽加醋,把王禪描繪一番。
這樣王禪也就成為一個神密的人,更能引起吳王闔閭的興趣,說不定會主動接見王禪,這才是王禪為自己布下的局。
可如此也是利蔽相駁,王禪高調(diào)行事,自然也會引起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膽怯,對王禪痛下殺手。
“小公子,如此高調(diào)去訪,似與你拜帖不符,伯否太宰是否會因此生氣,反而得不償失?”
趙伯邊走也邊問著王禪。
因為拜貼之上王禪自稱大周鬼谷王禪,如此身穿楚服,卻與原意相駁。
“趙伯,此時吳都之人尚不知我,可明天他們必然會知,于太宰來說只有好處,卻并沒有壞處,他不會反對。
在吳國孫武為中將軍,掌軍權(quán)。
伍大夫為上大夫掌外事(相國),而伯否為太宰,主內(nèi)務(wù)之事。
我不去伍府,也不去見孫子,涉軍政。
伯否見我,是為吳王招賢,如此賢名,伯否當(dāng)樂于效呈。
而且伍大夫與伯否兩人同出楚國,在吳國也是權(quán)力之爭,我不見伍大夫,卻見伯否,自然也是有所考量。
拜帖之詞,只是為了求見,目的達到,就該為主家考慮門面之得失,這時不同,則利不同也。”
王禪說得十分具體,因為趙伯此時已是他最主要的支撐,所以自己有想法還是要讓趙伯知道。
此時他也跟著叫趙伯,而非原先的趙爺爺,也是一種改變。
順勢改變,在家的時候,他當(dāng)然還是尊稱”趙爺爺“,可出了虎踞鎮(zhèn),他是主人,楚國靈童小公子,身份自然不一樣了。
趙伯一笑,看了看眼前的高門,足有三丈來寬,**石階,顯得地位尊寵。
“小公子,到了。”
王禪一躍下馬,理了理衣服,向府門走去。
伯府大門看似高大,門庭卻十分簡潔,而且顏色也較深。
趙阿大先一步向前,輕輕扣門。
一個伯府下人卻走了出來,看了看王禪及身后的幾人。
“請問你們來伯府有何貴干?”
“還請通報伯太宰,就說大周鬼谷王禪來訪,午時已送過拜帖?!?br/>
王禪說完,從袖中掏出一些吳國通用錢幣丟到下人手中。
下人一看,也不停留就向府內(nèi)奔去。
王禪此時站在府門口,卻聽得有腳步聲,面上一笑,看來時機正好。
只見伯焉帶著午時的八個隨從,從一側(cè)走來。
伯焉一見王禪,先是一愣,向前沖了過來,指著王禪道:“小子,是你,你竟然敢來我府門口搗亂,就真的不怕我收拾你?”
王禪向前一步,看著伯焉一揖道:“伯公子,小生鬼谷王禪,午時多有得罪,現(xiàn)帶了些禮物特來拜見太宰大人,同時也向公子致歉?!?br/>
伯焉一看,王禪身后只帶著兩個隨從,一個老奴,卻有三車箱子,頓時也知道王禪的來意。
“你是楚人,帶著禮物來此,怕并非給我賠罪,見父親大人也怕機心不良。我伯家與楚國有仇,你來此難道是想構(gòu)陷于我伯家,識像的快快給我滾,若不然可別怪我不給蝶兒留情面。”
伯焉身后八人今天被化蝶教訓(xùn)一番,此時對王禪也不知其深淺,心里有些懼意,卻還是把幾人圍了起來。
此時通報的家奴已經(jīng)來到門口,見如此場景,笑臉迎了出來道:“公子,這位小公子是太宰大人的客人,大人讓請這位小公子及隨從進堂屋。”
伯焉一聽,臉下馬上就露出笑臉了,看了看王禪道:“原來你是父親的客人,那我與你一同去吧。”
伯焉說完,看了看隨從怒吼道:“滾開,一點眼水都沒有,還不幫這幾位大哥把東西拉進屋去?!?br/>
伯焉一手牽著王禪就這樣進了伯府。
王禪進門之時不忘對著伯府家奴一笑,表示感謝。
第一次打賞,讓王禪知道財物的重要性。
在書本里講的,或許也有人性的貪婪在里面,可若是不經(jīng)此一次,王禪也不會有此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