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大約一刻鐘,兒子渴了,她拿出水杯喂兒子喝水。
又等了一會兒,老人還是紋絲不動。
兒子看她,她搖頭,意思是不能趕老爺爺,那樣很不禮貌。兒子緊繃小嘴。
她覺得老人一時半會兒不會離開,于是撿了樹枝在地上寫字來打發(fā)無聊的等待:“蘇蘇,還認得這是什么字嗎?”
蘇蘇看一眼,脫口而出:“蘇蘇的蘇?!?br/> 她寫了兩個筆畫多一些的字:“這兩個呢?”
“慕容。”
她高興地揉揉兒子小腦袋。
兒子幾個月大時,有天桂佳突發(fā)奇想要她寫情感類故事,也好打發(fā)無聊時間。她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這樣既可以轉移注意力也可以賺些稿費。大學時發(fā)過不少文章,畢業(yè)只顧找工作,后來發(fā)生“不可思議”的事從而中斷,于是又拿起筆。
兒子兩歲時,趴在她身邊覺得寫字很好玩,小手抓了筆依葫蘆畫瓢,畫得滿紙貓抓似的,還咧嘴沖她笑。她隨口教孩子一個“人”字,這孩子著了魔似的指著她寫的字不停地問這是什么字那是什么字,渴望求知的眼神觸動她,于是休息時教兒子認字。兒子一發(fā)不可收,她很欣慰。后來又將認字上升一層,認字的同時又教兒子字的意思。她盡量用淺顯的語言講述,兒子不知是太聰明還是有天賦,不僅聽得懂,還會舉一反三。
“這是山字,山很遠,也很高,我們要走很遠才能爬上去。”
“爸爸就像這山,蘇蘇要等很久才能等到爸爸?!?br/> “這是水字,水很近,我們身邊處處都能看到水,我們更不能缺少水。水很清很柔,給人美好的感覺。”
“媽媽就像這水,在蘇蘇身邊,蘇蘇時刻都能看到,蘇蘇也不能沒有媽媽。因為媽媽每天給蘇蘇做好吃的,買好玩的,還教蘇蘇認字,媽媽給蘇蘇很多愛,愛就是美好?!?br/> 她將兒子緊緊抱入懷中,不讓兒子看到滾落面頰上的淚珠。這摻雜了難過、酸楚和喜悅的淚,讓她更加感念蘇鴻銳的好,給了她這么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