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是自己人了,心態(tài)就不一樣了。
黃臨山等人在安置好自己的家人后開始了解白翎島的情況,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這點覺悟他們還是有的。再說以他們現在的狀況,已經跟魯若麟是一條船上的人,沒有一點退路了。魯若麟越是強大、興旺發(fā)達他們的前程也會越好,容不得不上心。
他們的家人也安置的比較妥帖,因為來的時候太過突然,基本什么都沒有帶,除了一身衣服,家當全都丟了。其實以他們幾家的情況,也是沒什么余財了,無所謂這點損失了。
在雷霆號上這些人全部梳洗了一番,熱水淋浴可不是誰都能享受的。洗發(fā)水和沐浴露更是神奇很,不但洗的身上干干凈凈,而且香噴噴的,大家洗完澡骨頭都好像輕了幾斤。
黃臨山等人盡管想要裝出一幅不以為然的樣子,但還是被雷霆號上現代化的生活震懾住了。以他們的見識,只怕以為皇帝大概就是這種享受了,對魯若麟也是更加好奇。
換上船上備用的衣物,大家都聚集在餐廳吃飯。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魯若麟已經發(fā)現對付窮苦人家,沒有什么是一頓美食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加幾頓。
大魚大肉已經不能用來形容雷霆號上的美食了。新鮮的食材搭配現代調料,掌廚的師傅也是一位登州來的老師傅,做出來的飯菜色香味俱全,看著都流口水。
黃臨山等人前幾天還在餓肚子,那里抵得住這樣的誘惑,狼吞虎咽根本就沒有秀才公的斯文模樣了。還是那句話,天大地大肚子最大,這群人就這樣不但胃被征服了,心也估計快了。這樣一個大氣的主家,并不是那么好遇到的,以后的日子應該不會差了。
魯若麟并沒有在雷霆號上停留多就,安頓好黃臨山等人后就回到了徐家的莊園,那里有幾戶徐青松找來的工匠,需要魯若麟前往交接一下。
白翎島的工匠一直是緊缺型人才,不管是鐵匠還是木匠,統(tǒng)統(tǒng)短缺。除了開始的時候在登州收攏的流民里發(fā)現了少部分工匠外,后來上島的流民工匠就很少了。
物以稀為貴,白翎島處于大建設大開發(fā)時期,工匠的作用就尤為珍貴。所以在大明處于社會底層的工匠在白翎島的待遇是相當優(yōu)厚。一般手藝的匠人在新的薪酬體系里每個月可以拿2兩銀子,手藝好的,可以帶徒弟做領班的,工錢更高。
魯若麟的鄉(xiāng)親萬金山,這個曾經快要餓死的木匠,現在是白翎島的木匠總領班,月俸高達5兩,日子過的是逍遙自在,精神抖擻。
大家最開始還不是很適應工匠地位的突然拔高,但是在魯若麟的多次強調和說服后,大家明白了工匠對白翎島的重要作用。要想馬兒跑,又想不吃草,哪有這樣的好事?既然白翎島現在實行的是多勞多得,能者多得,誰要是眼紅工匠的收入,自己頂上去看能不能行就是了。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人家靠本事吃飯,憑什么就該受窮。手藝人是社會的財富,也理應受到重視。
白翎島工匠的優(yōu)厚待遇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學習手藝,期待在未來可以挑戰(zhàn)高薪。對于這種情況魯若麟喜聞樂見,白翎島以后的財富基礎更多是在商品制造和加工上,對工匠的需求永遠不會滿足。
江南地區(qū)現在還沒有卷入戰(zhàn)亂,除了衛(wèi)所的匠戶生活悲慘外,民間的匠人們生活還能夠維持,遠沒有到需要逃離的程度。而衛(wèi)所匠戶帶有軍隊屬性,不是想走就能走的,所以魯若麟在江南地區(qū)招募工匠的行動進展比較困難。
徐青松幫忙收攏的這幾戶匠戶都是因為各種情況不得不逃離的。
其中有受不了上官逼迫,把上官打成重傷的衛(wèi)所鐵匠田大鋼一家;
有醫(yī)死了病人的韓不器一家。這個病人已經得了絕癥,他兒子強迫韓不器醫(yī)治,醫(yī)死了之后又到衙門告韓不器草菅人命,明顯的是碰瓷。最后韓不器傾家蕩產還不依不饒,這個人在松江很是有些勢力,韓不器惹不起只能外逃;
有看中了他家鋪面,被權貴污蔑私造弩箭而進了牢房的鐵匠任水生一家;
有因女兒貌美被當地衛(wèi)所軍官看中想要強納為小妾,四處求告無門屢被威脅的老船工夏江濤一家;
有靠做紡織機器發(fā)家,經營一家木匠作坊的王華強一家外帶幾個徒弟。王華強本來生活優(yōu)渥,小日子過的也比較滋潤。結果有一天兒子在外面出手教訓了幾個調戲婦女的登徒子,未料到其中有一個是當地幫會龍頭的兒子。之后家中連遭各種意外,作坊也被人放火燒了個干凈,不得不外逃躲避打擊。
另外還有徐家送的兩個鐵匠全家,這是徐家的家生子,生死都在徐家一句話,送人更不在話下。
徐家在松江的勢力可謂盤根錯節(jié),深入到了方方面面。在徐青松的有意關注下,這些人納入了他的視野。
出于想要加深與魯若麟關系的原因,徐青松對匠人的招攬還是比較上心的。
只是手藝人也不是那么好招募的,技術好的不愁飯吃,家養(yǎng)的工匠都是各家的財產,寶貝得緊,衛(wèi)所的匠戶運作出來太過醒目。總之可選的余地并不多,這些遭遇意外的手藝人就成為了他的目標。
以徐家的手段悄悄把這些人弄到莊園這里還是比較簡單的,反正白翎島的條件徐青松是知道的,也不算坑了他們,搞不好以后還會感謝他,也算是在白翎島埋下幾個釘子。
對于這些工匠魯若麟是照單全收,現在他們惶恐不安,等上了島自然就會安定下來。
對于徐青松的幫忙魯若麟也是表示感謝,大家現在是密切的商業(yè)伙伴,利益就是最好的紐帶,關系簡直不要太好。當然徐家在此次運作中也是花了不小的功夫,該給的銀子還是要給的,這才是互相往來的長久之道。
除了這些比較珍貴的高級人才,徐家也幫著招募了一些流民,在莊外就地安置了在。這些流民正在進行調養(yǎng)以承受海外航行,魯若麟也安排了一些人教他們簡單的規(guī)矩,以適應今后的島上生活。這些流民對于有人接納,有口飯吃非常珍惜,也非常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