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成片青磚黛瓦的房子林立在鋪著青石板大道兩旁的時候,喬苓知道,永旺鎮(zhèn)到了。
終于結束抬頭是山,低頭是山路的日子了,喬苓很激動。
喬苓一家在鎮(zhèn)口農(nóng)田的清水溝洗凈臉面手腳,換上干凈的布鞋才走進鎮(zhèn)子,再窮也想在別人面前體面一點。
永旺鎮(zhèn)比禾豐鎮(zhèn)富裕很多,街道兩旁商鋪、食肆、作坊鱗次櫛比,房屋樣式各有千秋。
還有許多推著小車、挑副擔子、支著攤子的各種小商販點綴其中。
街道向東西兩邊延伸,路上行人車馬形形色色,有駐足在攤子前討價還價的,有坐在路邊攤喝大碗茶吃面的,有挑擔趕路的,有駕牛車送貨的,有趕著毛驢拉貨車的,偶爾也有馬車穿過街道駛向鎮(zhèn)外。
新奇熱鬧的古樸小鎮(zhèn)景象讓喬苓目不暇接,無論是路人的衣裳款式還是商鋪的裝修風格都讓她看得津津有味,頗有鄉(xiāng)下土包子特質。
喬苓不急著去二姑家,因為她在路邊拐角處看見一個衣著破舊的小男孩背著一簍藥草輕車熟路的走進一個藥鋪。
喬苓出聲叫住喬先林,“爹,咱們先別去二姑那,把藥草和蛇賣了再去吧。我看見有個小男孩背了藥草進了那個藥鋪,咱們也去問問?!?br/> 喬先林停下腳步看向藥鋪,轉頭和顧氏目光相詢,神色有些糾結:“這。。。也好,按理再說咱們是去做客,總要提些東西上門才是?!?br/> 喬苓沒忍住翻了個無奈的大白眼說道:“爹,咱們是逃難不是走親戚。賺銅板的事咱們誰都不能說,你要是說了奶奶還能讓咱們留下一文錢嗎?二姑家有的是錢不缺咱們這三瓜兩棗的?!?br/> 開什么玩笑,沒分家賺一文錢都要上交公中的,好不容易扒拉點銅板憑啥給別人乖乖奉上。
顧氏看著丈夫老實巴交的臉上猶豫糾結的神情,嘆了一口氣說,“他爹,苓苓說的有道理。孩子辛辛苦苦一路扒拉了東西背來賣錢,就歸她吧。你掙的上交公中我沒意見,孩子的你就別盯著了。這銀錢的事我們誰也不能說知道嗎?”
說完還特意叮囑了兩個小豆丁,兩個小豆丁點頭如小雞啄米。
喬苓一聽挑眉詫異的看了一眼顧氏,沒想到她還挺上道。
轉念一想也是,再無私的女人她有了孩子也會偏向自己的孩子,因為整個家里只有孩子和她有血緣關系。
三人商量妥當了走進藥鋪。先前那個小男孩已經(jīng)錢貨兩訖背著空背簍和喬苓擦肩而過。
柜臺前著一身褐色長袍的年老掌柜正彎腰收拾地上的藥草,見得有人進來抬頭微笑著看向喬先林幾人。
還未等掌柜開口喬苓已經(jīng)卸下背簍,“掌柜爺爺,你這收藥草么?”
老掌柜放下手上的藥草直起身子,把喬苓的背簍提起來伸手翻看,“收的,那麻煩小姑娘把藥草一一分類擺放清楚給老朽看看數(shù)量,才好給你們算價錢?!?br/> 喬苓幾人聞言面露喜色,顧氏把喬蕓從背簍里抱出來放在地上,叮囑喬松看緊妹妹別亂動,蹲下身子和丈夫女兒一起分揀藥材,每一種碼成一小堆。
喬先林也把自己背簍里的兩條竹葉青擺在地上,搓著手笑著問道:“不知掌柜這里收不收這蛇,早上剛打的。”
老掌柜拎起蛇左右轉動看了看,點點頭,“也收的,不過這兩條蛇頭被砸成這樣,泡藥酒品相有些不好看,價錢就要減一些了?!?br/> 喬苓起身拍拍手上的塵土,沖老掌柜甜甜的笑著說:“掌柜爺爺,我們收拾好了,你看看這些都收嗎?價錢你說多少就多少,我聽外面的人說你家藥鋪價錢最是公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