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進入十月,寒風(fēng)更烈。
一行人在荒野上行走,腳下滿是厚厚的沙土,到處是撂荒的農(nóng)田,然后雜草頑強的生長出來,特別靠近河邊地帶時。
沙壤地、鹽堿地、沼澤地、洼塘地,讓一行人行走非常困難。
遠(yuǎn)遠(yuǎn)看去,前方似乎有山嶺的影子。
“相公,就是那座山頭,那就是奶奶山?!?br/> 張出恭指著西北處的一座山頭對楊河說道。
楊河在馬上仔細(xì)看去,果然那邊有一座山。
靈璧境內(nèi)的山嶺海拔都不高,基本就是一百多米,很多山頭也比較分散,在平原上眺望,不仔細(xì)看,遠(yuǎn)遠(yuǎn)的很難發(fā)現(xiàn)。
“山啊?!睏詈痈杏X自己很久都沒看到山了。
而今天一早,他們就出發(fā)了,隊伍中并沒有胡就業(yè)、胡就義、曾有遇、陳仇敖四人。
倒不是他們不愿意留下來,而是他們住在開合山那邊,要回去收拾行李。
他們也沒有明確說要不要留下來,但楊河與他們說好了,愿意歸入伍中,一視同仁。
不愿意,護送到邳州,每人付五兩銀子的雇傭費。
這價碼不低,畢竟當(dāng)兵一個月也就是一二兩銀子,現(xiàn)在物價騰貴,但五兩銀子到州城買一石米還是可以的,特別秋糧收獲后,糧價多少有點下降,可以購買的物資更多了。
但他們住在開合山下,一來一去六七十里,不時要跨越河流,各種復(fù)雜地形,頗不好走。
所以楊河跟他們說定,在奶奶山下等他們一天。
在張出恭兄弟居住的山神廟匯合。
今早天微亮,他們就趕回去了。
此時楊河一行人就是走在前往奶奶山的荒野上,經(jīng)常寒風(fēng)吹來一陣沙土煙塵,所以各人除將全身裹得緊緊的,很多人還戴上帷帽,張出恭兄弟也將自己的紅笠軍帽戴上,并往下歪了歪。
楊河當(dāng)然不例外,弟弟妹妹站在馬鞍后的背簍內(nèi),臨出門時,楊河就給二人戴上帷帽了。
韓大俠全副武裝,打著披風(fēng),遠(yuǎn)遠(yuǎn)在前方開道。
然后是殺手隊,一色的黑巾罩甲,背著圓盾,扛著長矛,警惕地注視著周遭的一切。
他們行走時,楊河安排以甲為單位,一甲一甲的走,甲長走在前面。
中間是婦女孩童,除了挑各種擔(dān)擔(dān)外,還有一些婦女身上有背簍。
現(xiàn)在天氣越冷,一些較為稚小的孩童長途跋涉可能受不了,楊河就讓孫招弟的采集隊背負(fù)。
最后是輜重隊老弱,裹了黑色的頭巾,身上背著圓盾,腰間別著解首刀,挑著各樣的物資。
一行人行走,也算井井有條。
張出恭兄弟與楊河走在殺手隊前方,他的弟弟張出遜正與楊大臣、羅顯爵熱火朝天討論什么,這個清秀的年輕士兵人前靦腆,但相處熟了還是很多話說的。
他們討論得很熱鬧,旁邊韓官兒與張出敬也不時插嘴幾句。
似乎他們正在討論張氏兄弟的火銃,言語中韓官兒等人對他們的翼虎銃很羨慕,張出遜則打著包票,定會為他們打造幾桿同樣精良的翼虎銃火器。
張出恭看了看,自家兄弟與伍中相處融洽讓他很欣慰,他還頻頻回看,隊伍的井井有條出乎他的意料。
他有種感覺,這只隊伍早晚會成為一只精銳的力量。
他扛著鳥銃,不時為楊河指點周遭一切,介紹這邊的情況。
楊河點頭,看離那奶奶山越來越近,然后各樣縱橫交錯的河道溝渠越多,然基本荒廢了。
這里東去開合山一片,兩邊一直臨黃河,兩山系間夾著的數(shù)十里的平原,村落是非常多的,看去也基本廢棄了。
后世他也來過這里,人煙稠密,非常繁盛,眼前卻是一片荒草。
看繁華之地成了荒野,總讓人有一種悲涼的感覺。
雖然兵火、盜賊是這些村落廢棄的重要原因,但水旱災(zāi)卻是最主要的因素。
看腳下黃河水沖擊過的痕跡,楊河嘆息,黃河水患不除,這里永為貧瘠之地啊。
……
巳時,楊河到了奶奶山下,一行人從辰時走到現(xiàn)在。
人步行平均每小時可走十里路,他們七點多鐘走,十五里路,走到快十點,可見這邊路況的惡劣。
好在到了,各人也松了口氣。
楊河看那山,長著一片的楓樹與柏樹,山下有一個不大的莊子,但處處倒塌,成了廢墟,但山坡上確實有個廟宇。
“相公,山神廟就在那邊,不過廟不大,待不了幾人。這莊雖然毀了,但莊內(nèi)也有一些廢屋可以歇息,莊前這河也可以取水。到了這里,再北上就便利了?!?br/> 張出恭對楊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