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第三網(wǎng)】,無彈窗,更新快,免費!村主任說:“不要吵了。美麗啊,我問你,你為什么想要去修一個水壩?”
趙青回憶自己昨晚寫的演講稿,當即說道:
“因為冬天大多是旱季,我們種地的一到冬天,就要去好遠的綠水河去挑水。如果我修建一座大壩,夏天蓄水,冬天放水,那么就可以保證整個響水河一年四季都有水,永遠長流。”
“哦……還有呢?”
“因為咱們王家村太過偏遠,電力局很難輻射過來。用電量稍微大一點,全村都要斷電。而且電價太高了,大家都舍不得點燈,晚上要么摸黑,要么點蠟燭。更別說看電視了……而我如果修建好了水壩,完全可以提供大量的電力,讓我王家村以后用電再也不用苦惱。而且便宜,成本小?!?br/>
村主任哈哈大笑:“那真要照你說的這么好,為啥政府不來修?為啥一些公司不來修呢?”
趙青看了陳宇一眼,這一次,看見了陳宇不再是平靜了,而是對著自己微微點了點頭,以示鼓勵。
趙青深吸一口氣大聲說道:
“因為市場經(jīng)濟。因為在響水河修大壩,對于公司行為來說,這是不劃算的。修建大壩需要人力成本,需要材料建筑成本,還需要專家的設計成本。在這里邊,建筑材料成本最低,最貴的是人力成本,還有專家的設計成本。這些成本加在一起,光靠著賣電費賺錢,根本就沒辦法回本。而且后續(xù)還有專業(yè)人員留守在這里的運營成本,用一句話總結(jié)就是——不劃算!”
‘呼——’
一口氣說完這些,趙青自己也似懂非懂。
這是陳宇昨晚給她說的原因,趙青也不知道什么是個市場經(jīng)濟行為。只能隱約的大概明白,里邊是個成本問題。
這時,所有的村民都緩緩的收起了譏諷和輕視的眼神。變得認真了起來。
因為趙青,說得對!
一分析才知道,這里邊涉及到了一個成本問題啊。
村支書又問:“那既然成本這么貴。你哪來的錢去修?。磕銖哪睦镎埲藖硇??”
趙青自豪的挺起了胸膛:
“我不請人。我打算,從設計、建造,所有的一切,全部都由我一個人來負責?!?br/>
“哈哈哈。你一個人?”
“哈哈哈!”
“小丫頭片子太狂了!”
“還一個人……”
“一個人怎么可能?”
趙青說:
“響水河上游,只有五米寬。水深只有一米。我計算過了,如果從市場上購買水泥、砂石、鋼筋材料,這些建材成本總計應該在一萬元左右……我準備,自己造水泥。自己去采砂石。至于鋼筋,我老師拿了一千元錢交給我,我準備從廢品收購站去買……”
自己造水泥?
自己采砂石?
所有村民都蒙了,這太不可思議了。他們一輩子和農(nóng)田打交道,不知道水泥這種東西,原來可以自己造啊。
而后趙青又給他們解釋了水泥的原理,解釋了如何造水泥。自己造,只是無法造出大量而已。
其實陳宇也打算是從市場買。
但是趙青當時說了她自己的想法:“李老師,我要從原材料制造,到全程設計,到建筑,全部都一個人來。您說的嘛,我年齡小,有的是時間。而如果我將這些從頭到尾,全部都過一遍。這就是寶貴的經(jīng)驗。未來我長大了,我不僅僅對設計熟悉,從原材料的品質(zhì),到一切,我都是專家!”
陳宇答應她了。